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2015-05-09 02:56徐学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面肌面神经微血管

徐学友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徐学友

目的 探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26例面肌痉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生理监测术中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 对照组未予以术中监测,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临床症状消失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监测结果对面神经减压术实施术中减压效果预判明显增加近期治愈效果, 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近期疗效具有明确影响,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肌痉挛(helmfacial spasm, HFS)也被称作面肌抽搐,临床中往往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治疗, 安全性高, 治愈率高等优势明显[1]。侧方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 LSR)是为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特征性的一种电生理表现, 可以用于显微血管减压, 术中具有判断减压效果作用[2]。本文选取126例面肌痉挛患者, 分析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6例面肌痉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36例, 年龄29~66岁, 平均年龄(46.5±10.5)岁;研究组中男28例, 女35例, 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5±1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经常规全身麻醉, 取健侧卧位后手术入路选取枕下乙状窦后, 在显微镜下可见小脑绒球小结叶处显现面神经根而进入脑部区域, 对责任血管加以明确后分离, 将一定剂量的聚四氟乙烯棉片放置于脑于责任血管之间, 依据术中经电生理检测得到的结果对蛛网膜下腔面神经远侧相关亲看过展开查看, 当存在血管对面神经形成压迫时, 应对血管实施游离, 血管神经间可放置适宜聚四氟乙烯棉片。

研究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 将刺激电极放于患侧并加以记录, 其中阴极应插至患侧的下颌缘, 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距离应为10 mm, 且阳极应位于下颌缘垂直线之上, 确保面神经下颌缘支可以获得相应刺激。对电极中其中一对应置于患侧颏部颏肌对应的位置继续记录, 以便准确记录患者的直接反应。另外的一对应置于患侧眼外眦外10 mm眼轮匝肌处,以便监测 LSR。记录电极中一支应置于患者肌腹中且和另一支的距离应保持5 mm。在行LSR监测期间以去极化型肌松剂进行麻醉插管, 麻醉维持所用药物异丙酚与芬太尼。基线为LSR并将硬膜打开, 在打开硬膜后直至成功减压整个期间展开LSR持续监测, 控制频率为1 Hz, 同时对安装注满生理盐水、缝合硬膜、缝合皮肤时再分别进行刺激并记录结果。对患者实施LSR 监测过程中还需对患者脑干实施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 P<0.05), 见表1。对患者实施12个月随访, 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比例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5, 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LSR是面肌痉挛患者出现的一种特异性电生理现象, 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也能够对其予以记录[3]。所以, 手术过程中得到应用能够达到减压效果, 并可以有效帮助预测术后治疗效果。LSR消失代表患者的兴奋性恢复为正常, 若并未消失则代表患者仍存在较高兴奋程度[4]。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LSR监测, 能够使得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减压后依然存在LSR患者予以面神经远端情况予以监测, 而且可以使得面神经遭受压迫的血管进行游离后将其彻底推理, 保证不会再回位,或利用Teflon 棉(大小适宜)将神经核血管彻底隔离, 使血管不再出现神经搏动性压迫等相应症状[5]。

经研究可知, 研究组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随访12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比例对比相似(P>0.05), 由此可知, 应用LSR对患者近期疗效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疗效显著, 可依据监测结果展开适当减压处理, 明显减少术后延迟治愈发生率, 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宋启民,贾建文,费昶.异常肌电反应对棉机痉挛微血管减压术预后评估作用.国际神经学外科学杂志, 2012, 4(3):90-92.

[2] 杨冬, 赵奎明, 袁越 , 等.面、听神经监测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 6(9):154-156.

[3] 林伟,罗小楠,李娜,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4): 337-340.

[4] 于炎冰, 张黎.经乙状窦后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3):322.

[5] 杨志鸣,尹忠民.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4):2657-2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34

2015-02-26]

456300 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面肌面神经微血管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