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调查

2015-05-09 05:58孙晓玲刘淑红李奇峰王新生姜宝法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器具

孙晓玲,刘淑红,李奇峰,王新生,姜宝法

(1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处)



·医院管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调查

孙晓玲1,2,刘淑红2,李奇峰2,王新生2,姜宝法1

(1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处)

目的 了解青岛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青岛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2014年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处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2012年为16.52%和38.16%,2013年为15.72%和36.01%,2014年为13.48%和30.84%。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2012年为25.17%和63.87%,2013年为24.92%和61.98%,2014年为21.12%和52.97%。头皮钢针(47.14%)、注射器(14.84%)和手术缝针(7.50%)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拔静脉输液针(20.58%)、针头入利器盒(16.28%)和回套针帽(11.90%)过程中。锐器伤发生频率最高的部门是普通病房(60.74%)和手术室(14.48%)。发生锐器伤后,有89.96%的人采取了措施,有10.04%的人未采取措施。在污染的锐器伤中,有532例(13.70%)为血源性病原体的阳性暴露。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有逐年下降趋势;锐器伤最常发生于普通病房和手术室,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拔静脉输液针、针头入利器盒和回套针帽等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环节;引起损伤的医疗器具主要为头皮钢针、注射器和手术缝针;锐器伤发生后,血源性病原体的阳性暴露率较高。

医务人员,医院;创伤和损伤;危险因素;数据收集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操作过程中,由针头、刀片、玻璃片等锐器所造成使皮肤破损或出血的意外伤害。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发生锐器伤后有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对医务人员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本文对某医院近3年发生并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处的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青岛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2014年发生并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处的锐器伤相关数据,调查对象包括该医院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工勤人员、实习生及其他人员。

1.2调查方法

调查该医院连续3年的《针刺伤和锐器伤上报表》信息表格。内容包括:暴露者一般情况,暴露源血源性病原体相关检查,造成暴露的器具,造成暴露的操作环节等。

1.3质量控制

①制定统一标准,并对数据收集人员进行培训,调查结果由专人复核,复核后数据统一录入Excel数据库。②定期专人监测,监督各科室锐器伤防控工作的进行,保证锐器伤发生后,医务人员能第一时间填写信息表格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处。

1.4统计分析

采用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美国EPInet监测软件)和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2.1.1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 2012—2014年,锐器伤发生率和锐器伤例次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人员类型来看,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最高,3年构成比均在60%以上,其次为实习生(包括实习医师与实习护士),再次为医师与工勤人员。见表1。

2.1.2锐器伤暴露频数 2012—2014年发生并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处的锐器伤数据中,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共计1 703人、3 882例次。在1 703人中,1 198人(占70.35%)发生过多次锐器伤。暴露频次为1~3次者642人(53.59%),4~6次者297人(24.79%),7~9次者122人(10.18%),10次以上者137人(11.44%)。

2.1.3造成锐器伤的器具分布 调查显示,头皮钢针(47.14%)、注射器(14.84%)和手术缝针(7.50%)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不同职业类别人员造成锐器伤的器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43.14,P<0.01)。见表2。

2.1.4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环节 医务人员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拔静脉输液针(20.58%)、针头入利器盒(16.28%)和回套针帽(11.90%)过程中。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环节在不同职业类别人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56.66,P<0.01)。见表3。

2.1.5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分布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普通病房和手术室。不同职业类别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636.82,P<0.01)。见表4。

2.1.6最近一次锐器伤后采取措施情况 发生锐器伤后,有89.96%的人采取了措施,其余10.04%的人未采取措施。在采取措施的医务人员中,有1 275人进行了规范处理,占83.22%;257人进行了不完全规范处理,占16.78%。

2.2锐器伤暴露源分析

在污染的锐器伤中,有532例为血源性病原体的阳性暴露,阳性暴露率为13.70%。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19例(59.96%),梅毒阳性病人35例(6.58%),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8例(3.38%),暴露源不明确者156例(29.32%)。

表1 青岛市某医院2012—2014年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

3 讨 论

3.1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

3.1.1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 本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的锐器伤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最高,2014年最低,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有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2年医院进行三甲复审,各科室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视程度增加,医院感染管理处加强监管有关。但是,3年的锐器伤发生率(16.52%、15.72%和13.48%)远远高于范志红等[1]报道的9.06%的结果。因此,该医院的锐器伤防护形势比较严峻,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关规定并狠抓落实,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

表2 医务人员造成锐器伤的器具分布(人次(χ/%))

表3 医务人员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人次(χ/%))

表4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分布(人次(χ/%))

3.1.2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群体 本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在所有工种中最高,3年构成比均在60%以上。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重复进行输液、注射等侵入性操作,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职业群体。医师主要负责体格检查、开处方等,日常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少,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手术相关环节。因此,在锐器伤防控工作中,要将护士群体作为重点防护对象,加强培训,严格督导,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3.1.3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器具 本调查结果显示,头皮钢针(47.17%)、注射器(13.99%)和手术缝针(7.50%)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其他器具按锐器伤发生率高低排列依次为静脉留置针、真空采血针、手术刀、玻璃碎片、缝合针和穿刺针。针头是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器具。大量调查显示,在工作中需要大量接触针头者与不经常接触者相比,其锐器伤发生概率要提高1倍。而医院内尚未广泛使用安全的注射产品,这就使得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锐器伤的暴露环境更加严峻。因此,加强教育与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管理者应综合评价安全设备的经济花费与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有的放矢地最大限度降低锐器伤的危险性。

3.1.4造成锐器伤的主要环节 本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拔除静脉针(19.29%)、针头入利器盒(16.28%)和回套针帽(11.90%)的过程中,这与2008年美国卫生保健人员国立监测网(NaSH)发布的结果相似[2]。其他环节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手术缝针、医疗废物处置、药物配制、静脉注射、采血、整理手术器械、针头和器械传递、手术刀割伤和抢救中碰伤。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有两个:一是与日常治疗、护理密切相关的操作环节,如取药、注射、采血、手术缝合;二是治疗后处理医疗器具的环节,如针头入利器盒、医疗废物处置以及整理手术器械等。发生锐器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因此,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变为常态化、自觉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1.5造成锐器伤的主要科室 一般来说,手术室侵入性操作较多,是最容易发生锐器伤的场所[3]。而本调查结果显示,普通病房发生锐器伤的比例最高,达60.74%;其次为手术室(14.48%)。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能与手术室是重要部门,医院比较重视,科室本身较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关;其次是医院普通病房医务人员比例与操作的频次远远高于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高风险科室,如手术室、口腔科、急诊科、门诊注射室等,这些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较为频繁地接触致伤锐器,特别是一线护理人员,每天除了完成大量接触锐器的操作,如配药输液、注射、术前备皮工作等,还要清洗换药及小手术等治疗后的器械,从而造成了锐器伤的高发生率。

因此,医院应积极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医务人员接触锐器的机会,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3.1.6锐器伤发生后处理情况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锐器伤发生后采取了相应措施者占89.96%,其中伤口规范处理者占83.22%,不完全规范处理者占16.78%;而10.04%的人未采取任何措施。在采取措施的调查对象中,91.98%的人采取了两种以上方式处理。其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消毒伤口者占73.58%,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即刻清洗者占44.74%,挤压伤口者占27.13%,取血检查自身抗体者占22.72%,主动核对病人检验结果者仅占7.40%,而在锐器伤发生后接种疫苗和伤口清创缝合者仅占2.23%和1.70%。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医务人员在发生锐器伤后,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对锐器伤防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二是护理人员在发生锐器伤后,对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掌握程度欠缺,处理还不够熟练,应急能力较差。提示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流程的培训。

3.2锐器伤暴露源分析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3 882例次污染的锐器伤中,血源性病原体的阳性暴露率为13.70%。其中,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梅毒阳性的病人分别占59.96%、6.58%和3.38%,暴露源不明确者占29.32%。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传播,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4]。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染疾病的流行率。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人口[5],艾滋病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丙型肝炎病毒缺乏有效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和可用疫苗,故这几种疾病危害均较大[6]。医务人员正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前景不容乐观[7]。因此,医院有必要建立医务人员健康档案,系统掌握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的医务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8];并对职业暴露已发生人群和发生高危群体进行定期随访检查。

[1] 范志红,许文,慕彩妮. 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20):4273-4275.

[2] CDC. Work book for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a sharp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S]. CDC:2008.

[3] 宋平,周建芹,王艳娜. 临床护士针刺伤事件监测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14(21):3005-3007.

[4] 张晓丽,王书会,姚琳,等.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2 (2):324-326.

[5] SMITH D R, MIHASHI M, ADACHI Y. Organizational among Japanese clim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ed lestiek and sharps injuries nurses[J]. Am J Infect Colltrol, 2009,37:545-550.

[6] GERSHON R R M, FLANGAN P A, KARKASHIAN C, et al. Healthcare workers experiences with post-exposure management of blood pathogen exposures[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0,12:421-428.

[7] 马春燕. 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处理流程[J]. 中外健康文摘, 2009,6(29):280.

[8] 张艳,周勤,万美萍,等. 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补遗[J]. 齐鲁医学杂志, 2012,27(6):546-548.

(本文编辑 马伟平)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IN MEDICAL STAFFS: A STATUS QUO SURVEY

SUNXiaoling,LIUShuhong,LIQifeng,WANGXinsheng,JIANGBaof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in medical staffs in a certain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of Qingda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juries and seek its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MethodsThe data of medical staffs suffering from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in 2012—2014, reported to infection-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the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and incidence of cases were 16.52% and 38.16% in 2012, 15.72% and 36.01% in 2013, and 13.48% and 30.84% in 2014, respectively. In nurses,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and incidence of cases were 25.17% and 63.87% in 2012, 24.92% and 61.98% in 2013, and 21.12% and 52.97% in 2014. Scalp wire needles, syringes and surgical suture needles were main medical apparatus contributing to the injuries, accounting for 47.14%, 14.84% and 7.50%,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injuries happened when an intravenous infusion needle being removed (20.43%), placing the needle into a box (16.28%) or putting the cap back on the needle (11.90%).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was happened in general wards (60.74%) and operating theatre (14.48%). After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89.96% of people took measures, and 10.04% did not. In 3 882 cases of injury with polluted instruments,532 (13.70%) cases of them exposed to positive hematogenous pathogens.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in the hospital reviewed is still at a high level, but there is a downtrend year by year. The injuries are mostly seen in general wards and operating theatre, nurses being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of the injuries. Removing an intravenous infusion needle, placing a needle into the tool box and putting the cap back on the needle are high-risk procedures. The major apparatus that responsible for the injuries are scalp wire needles, syringes and surgical suture needles. Once injuries happen, the positive exposure to hematogenous pathogens is higher and it brings about greater health threat to the medical staffs.

medical staff, hospital; wounds and injuries; risk factors; data collection

2015-04-07;

2015-08-28

孙晓玲(1971-),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

姜宝法(1960-),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R197.3

A

1008-0341(2015)06-0732-05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器具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古代器具灌农田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