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FC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浅析

2015-05-11 15:17范华斌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9期

范华斌(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OGFC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浅析

范华斌
(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某工程建设施工项目通过引进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 , 从路用材料的选择及拌和、运输、摊铺的主要施工工艺的把握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而得出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这门新工艺,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设项目全长11.28km,路基宽8m,路面宽6m,地层为填筑土、粘土路段主要为空隙潜水,该工程开工时间为2014年7月1日,竣工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此项目施工正值雨季,年降雨量为650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要解决好暴雨期行车安全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排水性路面结构,考虑到以上问题,所以选定的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4cmAC-16I中粒式沥青砼排水性SBS改性沥青中+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级配碎石基层。

二、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性

1 降低雨天行车后面溅起的水花,提升后随车辆的视野。

2 降低雨天车头灯光造成的路面的光线反射,提高对路面标线辨识力。

3 提高雨天的路面抗滑性。

4 降低因行车产生的噪音3-7Bb。

二、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材料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材料主要包含四种,如:粗集料、细集料、沥青(高粘性)和矿粉,其在路面施工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对其做以下分析:

1 粗集料。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粗集料必须要保持干燥、表面粗糙,不得受到污染,排水性路面粗骨料为4.75mm以上的集料,最大粒径要求在16mm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就满足石料压碎值、洛杉肌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等的要求。

2 细集料。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细集料一般以玄武岩为主,不宜使用天然砂。机制砂的规格采用为2mm,具体技术指标如:泥沙含量需采用3%、视密度的技术指标为2.8g/cm3,砂含量的技术指标要求为65%.

3 沥青。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一般选用粘度比较高、具备改性特性的沥青材料,路面施工沥青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缺乏所需的沥青标号,可以进行掺配,掺配比例要通过多次的试验取得。该工程OGF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90号壳牌重交沥青。采用SBR改性剂沥青掺加混合料总质量的0.3%的木质纤维素作为稳定剂。

4 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5 纤维稳定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木质纤维素的纤维长度、灰分含量、pH、吸油率、含水率要符合质量技术要求。要求拌和过程均匀,存放、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及时遮盖,干拌温度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要求下不变质、不发脆。

三、配合比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排水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般不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的配比过程,都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主要是空隙率的控制,空隙率控制区间在15%-20%,取值范围视当地施工项目的温度而定,如果是正常施工季节,一般取20%,严寒地带一般取17%,经验配合比为:碎石∶砂∶矿粉=85∶10∶5,最佳油石比5%。

四、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五项主要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保障路面施工的持续性,如下:

1 拌和技术。拌和技术中主要受设备、湿度、周期以及改性剂的影响。拌和设备主要采用拌和机,以间歇式为主,要求具有密封性能,为了防止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配备除尘设备,保障材料拌和的准确和适当,同时做好拌和控制工作,路面施工中的拌和频率较高,为保障配合集料的含水量,必须对湿度进行控制。

2 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的选用和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和运距和现场情况相匹配。运输车的车箱要及时进行清理,保持干净,为了防止沥青油粘住车箱,应涂防沾涂层,为了防止沥青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受到雨淋和温度下降快,运输车辆要加盖棚布。

3 摊铺技术。摊铺机械要求带有自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装置能及时调解摊铺厚度并具有找平的功能。排水性沥青混凝土采用平衡梁法施工,摊铺机的行驶速度要均匀,连续的进行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或是变换角度,以免出现路面的不平整。摊铺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摊铺温度,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不能使用。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分层铺筑时,其各层横接缝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纵向接缝至少相距15cm,横向接缝相距60cm,单车道时顶层的纵向接缝,宜接近中心线,二车道以上时,宜接近分道线。

4 碾压技术。碾压技术在施工中需要具备工序性,在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取胶轮压路机及双轮大振压路机碾压即可(不是特殊情况一般关闭振动),因为路面施工的空隙比较大,容易导致温度下降,因此,碾压重复的频率需着重提高,基本在普通碾压2遍左右,可适当根据路面碾压的基本情况,实行振动,保障碾压的各项细节。碾压分为三个过程,初压、复压和终压,并在各个碾压过程中对温度要严格控制。

五、检查试验

1 混合料外观均匀一致,没有发生离析现象。

2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铺筑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度、高程。

3 运输过程中采用两层苫布,没有造成热量损失,温度控制情况良好。

4 摊铺和碾压温度控制良好,满足标准要求。

5 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和目标配合比上下波动很小,控制得当。

结语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率大,沥青老化快且空隙容易被粉尘填充而丧失排水功能,其耐久性是否经得起考验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施工项目中,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总结经验,为把这项技术掌握得更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绍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级配和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