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三点体会

2015-05-12 21:23潘占明
甘肃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独立分工小组合作学习

潘占明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分工;独立;教师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64—01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生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一种社会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有的小组的学生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热闹场景闲聊。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体会。

一、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便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收获和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小组成立时做好分工十分重要。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的方法,使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了4或6人一组,并且给每个小组的成员作好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或两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及学习资料的收集;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过程的记录;一名或两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作出汇报,并由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这样做能使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都充实而有效。

二、要独立学习,形成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一来,其他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一方面会使学生缺乏交流,另一方面会使学生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丧失,也会产生依赖心理。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在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把想法记下来;其次,由小组长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使各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次,通过班级讨论形成集体的“统一”意见,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应是等待和观望,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另外,教师还要对表现欲望强、发言次数多的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式学习的不同方式,和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活动规则,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传统教学,而是对传统教学进行一种补充、改进,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目的,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独立分工小组合作学习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