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读写结合”落实在“过程”

2015-05-12 01:30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开课读写结合技能

主持人语

写作一贯是学生的最弱项,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更是长期困扰师生的顽疾。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有必要对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反思,重新认识写作的意义,分析现有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对于写作活动的本质,国内外学者都有精辟的见解。Swain(1995)指出“写作是高级认知活动,是逻辑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大多数学校采用“成果教学法”,使写作训练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笔者也听了大量的所谓“以读促写”的公开课、研究课,几乎都是有名无实的“读写结合”,因为,学生充分阅读消化文本需要大量教学时间,这样,用于课堂讨论、写作铺垫、个体写作、小组互评、修改反馈的教学时间就很少了,这样的课几乎都是在匆匆走流程,根本谈不上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过程写作教学理论认为写作教学包含了写作的整个过程:构思,起草,反馈和修改,而不仅仅是作品。学习写作也不仅仅是为了最终创作一个作品,而是要去学习完成作品的一系列技能,科学地运用写作策略。

在英美国家,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学生使用的母语教科书American Literature把读写都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内容,Springer Link于1989年创立Reading and Writing期刊,专门研究读写结合课程的教学规律。通过阅读促进写作的训练方法解决了语言输入和输出障碍的问题,而学生写作技能和策略的提高则需要在过程写作模式下得以实现。因此,“读写结合”策略与过程写作法相结合能够发挥更大优势,保证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读写结合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拼技能,享丰收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