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让语文阅读和写作双赢

2015-05-13 02:22张丽娟
课外语文·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

张丽娟

【摘要】紧随着语文阅读教学而进行的“课堂小练笔”能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选材要贴近语境才能实现读写双赢;方法指导要细致才能让学生读后会写;语言积累要丰富才能让学生读后能写;评价要重赏评才能让学生读后乐写。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有专家提出:“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道出了课堂练笔的必要性。“课堂小练笔”是伴随着语文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课堂阅读资源而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写作效率高,因而是颇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种习作训练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小练笔设计的目的不明确,练笔的时机、方法、难度把握不当[1],教师的指导不细等问题,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笔者就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让学生进行丰富、活泼的有效性练笔,谈几点做法。

一、选材贴近语境——读写双赢

小练笔与单元作文训练不同,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教学,极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而这样的“快餐”能否受到学生欢迎取决于内容的选择,越是贴近教学语境与学生生活的选材越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课堂小练笔是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是课堂小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小练笔放在结课时比较合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都有了相对准确的把握,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语言;经过整堂课情感的积蓄、酝酿,有了表达的欲望,所以这个时候进行小练笔效果也是相对较好的。例如《别挤啦》一课,介绍了生活中见到的排挤、欺负、仗势欺人等都是“挤”的表现,而歧视、侮辱、陷害等弊端、罪恶可理解为更严重的挤。于是笔者设计的课堂小练笔是:请你来当记者,根据你平时观察到的有关“挤”的现象来报道校园不文明行为。结果这次练笔很有亮点,有的学生甚至把漫画也用上了,还有的学生在后面附了实例照片,创意十足!看来,只要教师找准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如泉涌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写作而更深刻、更全面,写作也会因阅读而丰富、巧妙,真正实现了双赢。

二、方法指导到位——学生会写

写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很多,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都理解与掌握。怎样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只需多进行造句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如《荷花》中对白荷花的描写,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写出了白荷花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的植物,然后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下来。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标、画,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通过阅读,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从一年四季抓住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进行了描写,还大量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指出这些写作方法,在布置小练笔时也特意提醒学生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这样实践下来,发现学生的习作水平还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方法指导,教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环境、优缺点,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实践,学生才能理解,最终达到会写的要求。

三、语言积累丰富——学生能写

小学生由于阅读量有限,语言储备不够丰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小练笔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适度整合,做好语言储备。例如在学习《瑞雪图》时,本地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学生还停留在玩雪的兴奋中,非常容易调动。笔者就抓住本单元描写雪景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描写雪中的家乡。在写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和雪有关的诗词、歌曲、课文,将它们合理改编,运用在写作中。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看着窗外的雪景,妙词佳句脱口而出。此时学生的创作热情已被点燃,思维处于发散状态,在丰富的语言储备支持下,写作成为情感的自然流淌,自然就能写出好的习作。

四、重赏评“导”改——学生乐写

小学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一个好的课堂练笔,还得注意评价方式。小学生往往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对自己的练笔作品有强烈的展示交流欲望,即使他们的思想是稚嫩的,语言是拙劣的,老师也要以赞赏的目光去点评[2],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切忌要求过高,拔苗助长。教师要不断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完成一篇练笔作品,首先要求学生在同桌或小组内互评,重点解决错别字、不恰当的用词和错误的句子等。其次,教师选评,评选出尽可能多的优秀作品并给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创作,给学生锤炼语言的机会。第三,对这些修改后的精品在班内展评,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交流,激发他们的创作原动力。只有通过好的评价方式,才能营造出学生越写越爱写、越写越能写、越写越出彩的写作氛围,才能使学生乐写并且写出精品。

总之,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创造了阅读教学中写作的机会,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只要善于捕捉,精心设计,认真指导,长期坚持,科学评价,必定能点燃孩子的创作激情,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郦泺静.走出误区:让课堂小练笔真正有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0(4).

[2]李亚玲.情绪认知与管理:走进教学中的内在体验[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