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三无”科学家怎样摘取诺贝尔奖

2015-05-14 12:16东亮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三无青蒿素疟疾

东亮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因为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每年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85岁高龄的她,也是第一位摘取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继莫言之后,再度圆了国人的诺奖梦。她曾因以身试药毁了身体,自幼被寄养在外地的女儿,一直不愿喊她妈妈……如此一位“拼命三娘”,既没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无教授”,她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临危受命母女两散

屠呦呦之名缘于《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这不仅令人惊叹,从父亲为她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就注定要与这种神奇的蒿草连在一起。

1930年,屠呦呦出生浙江宁波市,是家中5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少女时期的她长相清秀,成绩中上等。因在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她对中医一直很感兴趣。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在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丈夫李廷钊与屠呦呦是中学同学,曾到前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自己曾经暗恋的女孩尚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于是两人顺理成章结婚。婚后,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兼管一切家务。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个粗线条。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就焦急地打电话向丈夫求助。李廷钊骑着自行车赶了很远的路,冒着小雨来到妻子的单位宿舍,从桌子到皮箱,他一边寻找一边收拾那些杂乱的物品,证件找到了,原本乱七八糟的房间也被他拾掇得井井有条。

还有次,屠呦呦从宁波回北京,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她下车散步。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被落下了。于是又带着哭腔给丈夫打电话:“我的包还在火车上呢,这可怎么办?”

类似的事发生多了,同事们笑话她:“你真是被丈夫惯傻了,除了工作啥也不会啊。”她丝毫不生气,“他也说我这个傻媳妇如果离开了他,难保不会被饿死。”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马大哈,但工作中的屠呦呦十分严谨。1969年,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大型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政府“打击美帝”。

原来,在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时期,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当时受“文命”影响,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因工作能力突出而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多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上百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这种虫媒传染病的防治,重新成为全球医药界的研究课题。

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但始终没满意的结果。我国从1964年就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但一直到屠呦呦加入研究组的1969年,仍没任何重要发现。

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丈夫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咬牙把不到3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家乡。

“青蒿素之母”以身试药

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后,屠呦呦带领团队首先从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还走访了大批老中医。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在我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植物,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青蒿素就来自于这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这是怎么回事呢?屠呦呦和团队成员都陷入了困惑。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们改用四川的;梗和根茎中提取不出青蒿素,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至于提取方法,我是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我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回忆道。于是她改进提取方法。屠呦呦和同事们把买来的青蒿先泡一泡,再将叶子包起来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浸泡。

直到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才第一次用乙醚成功制取出青蒿素,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而在此之前,她和同事们在实验中已失败过190次。

做完动物实验发现100%有效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又做出大胆决定: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先把青蒿素试用到自己身上,以试验药的毒性!“人家抗美援朝还自愿牺牲呢,这算什么?”屠呦呦率先试药,同事们也毫无畏惧地紧随其后……经多次亲身实验,效果十分喜人。

随后,屠呦呦一行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了30例青蒿素抗疟成功。

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屠呦呦等人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7年,共治疗2099例疟疾,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型抗疟药!不久后,中国推广青蒿素类抗疟药,疟疾在中国逐渐绝迹。

几年后,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蒿甲醚”研发成功,并获得国际专利,随即走出国门,惠及全世界。

但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升级版”的双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

十几年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全球亿万疟疾患者的“救命药”,没有它,地球上每年将增加数百万亡魂;它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其重要性堪比“两弹一星”……作为我国研制成功的全球唯一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它也是数亿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第五大发明”,非洲、东南亚人用它保命,美国人、欧洲人等也不得不靠它求安全!

“三无教授”摘取诺贝尔奖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荣获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这位既没有留学经历和博士身份,更没有两院院士耀眼光环的中国老太太,容光焕发。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她因此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在评价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时,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委夏皮罗说:“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目前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

但这位科研巨人,在生活中却称得上是一位“失败的母亲”。自幼被送到外地寄养多年的大女儿,被屠呦呦夫妇接回北京后,一直不愿喊爸妈,母女之间的疏离感至今尚在。屠呦呦知道,女儿怨恨她当年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情非得已啊!”老人抚摸着家中随处摆放着的女儿和外孙们的照片说,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大女儿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很少回国。

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老家迁回北京,她虽然留在京城工作,平时对父母的照顾也很周到,但屠呦呦也能感觉到,她们并不像别的母女那样亲密无间,有的只是亲情和责任。“孩子还不会说话,就被我们‘流放到宁波许多年,心里难受呢……”老人喃喃地说。

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长期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病,女儿常回家给她熬中药,看着孩子日渐花白的头发,屠呦呦时常想心疼地拥她入怀。但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一直没这么做。她只会将深沉的母爱,不露痕迹地给予孩子们。

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也发现了这位卓越女科学家的“身份独特”之处,她既非博士更非院士,竟然只是中医研究院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于是,屠呦呦为何会成为“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来。

事实上,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署名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外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她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提议,奖项应该为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于屠呦呦的“三无”身份,身边的人也一直替她鸣不平。“她发现青蒿素已40年了,尽管一直没得到应有的荣誉,但她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并致力于研究青蒿素。屠呦呦是个纯粹的科学家,尤其不善交际。”她的老朋友、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

另一位老同事则称,屠呦呦是那种持之以恒的科学家,不浮躁,不像有些学者什么时髦就搞什么。“她比较直率,只讲真话,不会拍马屁,不管在私下里还是会议上,她同意的意见马上就会肯定;不同意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直到2015年10月5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85岁的屠呦呦名列其中,关于其身份的争论才尘埃落定,“实至名归”、“迟来的荣誉”,也成为许多学者对这位“中国青蒿素之母”的盖棺定论。

那晚,屠呦呦在家中看电视时,通过《新闻联播》才获知自己摘取了诺奖的消息。

“523”项目是个庞大的计划,有很多人作了贡献,这毋庸置疑。诺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屠呦呦,其依据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屠呦呦此次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第一个未获博士和院士头衔、研究工作中也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可以说,当年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出了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同时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相比之下,屠呦呦老人于宁静中致远,从她的成功,对制度弊端进行了理性批评。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三无青蒿素疟疾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三无”小区楼顶漏水 社区可出面申请维修金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