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实证研究

2015-05-14 04:14韦雪艳耿庆岭姜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坚韧性中学教师公民

韦雪艳 耿庆岭 姜杰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是指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对学生、学校发展有益但并不能被组织薪酬体系所认可的无偿行为。在学校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中,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行为既影响学校的运行发展,又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浙地区的288名中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心理资本、组织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资本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预测作用也很显著;组织认同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但心理资本各维度分别预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时,组织认同没有显著的缓冲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 中学教师 心理资本 组织认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教师舍己为人、积极奉献的精神。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老师——为人热情开朗、平易近人、主动帮助同事或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虽然这些利他行为不一定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可他们仍旧在不懈地付出。这种不被组织薪酬体系认可的利他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曹科岩和龙君伟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定义为:教师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条件下,自发表现出的一种超越角色标准的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利他的行为[1]。

近年来,组织公民行为成为管理学界的热门课题。我国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企业、政府等部门,涉及教育领域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很少,在仅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中,主要从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感、工作满意度或人口学变量等方面探讨对此行为的影响,很少从教师的个性状态、心理状态进行探讨。

仲理峰通过对198对直接领导和员工的研究,探讨了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个维度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两个人口学变量后,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都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三者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也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2]。王彦斌等通过调查国有企业员工,发现调整企业员工利益性组织认同心理、促进企业员工归属性组织认同心理、协调企业员工成功性组织认同心理,都能有效提高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也就是说组织认同有利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3]。

苏红指出,我国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上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功利化倾向,教学行为被视为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手段,违背了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本质[4]。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不仅能唤起教育者对教育基本使命、目的及实现手段的重新认识,而且对教学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对提升学校管理绩效有显著作用。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研究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都极其重要。

本文拟从国内现有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入手,通过研究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心理资本、组织认同的关系,对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及产生过程进行探索,以期为中学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及学校管理提供启示。

一、研究方法

1.取样

本研究采用现场和网络发放两种方式收集问卷,调查了江浙及沿海其他地区的中学教师共400名,收回问卷共354份(回收率88.5%),剔除无效问卷66份,有效问卷共288份(有效回收率81.4%)。其中,男性138名(47.9%),女性150名(52.1%);年龄20~30岁有115名(39.9%),31~40岁有105名(36.5%),41~50岁有39名(13.5%),51岁以上有29名(10.1%);本科学历273名(94.8%)。

2.测量工具

(1)心理资本问卷

心理资本的测量采用唐强修订的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由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个分量表构成,共27个题目(希望问卷6个项目、乐观问卷7个项目、坚韧性问卷14个项目)。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个变量的标准分数相加,即心理资本测量值。量表使用李克特5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5]。整体克龙巴赫系数为0.86,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教师组织认同问卷

组织认同问卷采用李永鑫、申继亮等以教师为对象修订的Cheney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即《教师组织认同问卷》[6]。问卷采用单因素模型,计算组织认同总分,预测共17个题目。问卷亦使用李克特5点计分。整体克龙巴赫系数为0.9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

采用王建康针对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的《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7]。修正后量表共24个项目,分为六个维度: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关心学生思想及交流、积极主动性、帮助同事、支持维护学校形象、自我提升。量表也使用李克特5点计分。整体克龙巴赫系数为0.91,表明问卷信效度良好。

3.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缓冲效应检验。

二、结果分析

1.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看出,该分析包括各子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被试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上的得分略高于在心理资本及组织认同量表上的得分;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中帮助同事、关心学生生活学习、自我提升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又略高于其他维度。

2.相关分析

从表2可看出,心理资本中的坚韧性维度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及组织认同没有显著性相关。而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状态、希望状态较坚韧性状态与组织公民行为中的积极主动性、关心学生生活学习、自我提升、关心学生思想及交流之间有更显著的相关。此外,组织认同和支持维护学校形象、关心学生生活学习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心学生思想及交流和关心学生生活、支持维护学校形象、帮助同事之间有较高的相关。

3.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心理资本中希望状态、乐观状态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中积极主动性、关心学生生活学习等维度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将心理资本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从表3可知,心理资本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有两个,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42,即两个变量联合预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有14.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看,“乐观状态”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12.7%;“希望状态”的解释量为1.5%。同时,两者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标准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希望状态和乐观状态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效果显著;此外,组织认同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效果非常显著。但检验发现,组织认同在心理资本各维度分别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时不存在缓冲作用。

三、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与教育启示

1.积极客观地看待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乐观状态、希望状态与组织公民行为下的积极主动性、关心学生生活学习、自我提升及关心学生思想交流有显著正相关。研究的数据给我们描绘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个体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为:教师的生活态度越乐观,对周围一切总是抱有希望,就越容易对所在的学校或集体产生认同,也越容易表现出不被组织薪酬体系奖励却有利他效应的行为。比如工作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关心学生的生活细节、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作为中学教师,这些角色外行为不仅构建了教师自身的良性教育行为,也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和润物无声的感染作用。

2.引导中学教师形成良好组织氛围,增进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回归分析表明,组织认同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预测作用显著。当教师对其工作的学校和组织越认同,认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时,越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如关心学校的声誉和地位、积极帮助同事和学生等。此外,李枫、李成江对高校教师的研究也表明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正向相关[8]。因此,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干预,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使教师内心充满归属感,有助于教师对学校产生组织认同感,进而增进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研究还发现,心理资本的三个维度分别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时,组织认同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缓冲作用。也就是说,心理资本、组织认同分别对组织公民行为有影响,但两者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组织认同并没有起缓冲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充满希望的心理态度,并不一定会因为不认同组织而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即使教师不认可组织状况或工作环境,也不一定影响他对学生或同事表现出一些组织公民行为。当然,组织认同在心理资本预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后续还需要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龙君伟,曹科岩.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4).

[2]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2).

[3] 王彦斌,赵晓荣.中国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及其整合基础——以企业控股形式为视点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

[4] 苏红.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内涵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7(5).

[5] 唐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初步验证[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 李永鑫,申继亮,张娜.组织认同问卷(OIQ)在教师样本中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3).

[7] 王建康.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基于中国大陆地区11省区的实证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8.

[8] 李枫,李成江.高校教师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组织认同中介作用的分析[J].江海学刊,2009(5).

[作者:韦雪艳(1975-),女,吉林白山人,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耿庆岭(1989-),女,山东邹平人,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姜杰(1989-),女,山东曲阜人,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毕业。]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坚韧性中学教师公民
成都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坚韧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作品
论公民美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研究:结构模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十二公民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