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走滑断裂带消逝端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2015-05-15 01:35王玉秀官大勇张宏国麻旭刚
特种油气藏 2015年2期
关键词:分维运移断裂带

王玉秀,官大勇,张宏国,麻旭刚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塘沽 300452)

引 言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走滑断裂带,贯穿渤海海域,其演化过程对渤海盆地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和油气成藏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勘探实践表明,渤海海域目前已发现众多大中型油气田均沿郯庐断裂带分布,表明郯庐断裂带油气极为富集[1-2]。目前在渤南低凸起东侧的郯庐断裂带上已经发现了蓬莱19-3、蓬莱19-9、蓬莱25-6油田。

渤南低凸起北侧缓坡区被郯庐断裂西支贯穿,并向渤中凹陷内倾没、消逝。且该区紧邻渤中和黄河口两大富烃凹陷[3-6],因此渤南低凸起北侧缓坡区是一个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钻探结果表明,该区油气集中分布于潜山顶部、馆陶组底部和明化镇组下段。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新生界构造,通过对郯庐断裂消逝端断裂特征与构造样式的研究,明确下部勘探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包括渤南低凸起和向渤中凹陷的斜坡区2个三级构造单元,凸起区潜山地层以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为主,局部残留中生界地层,新生界东二下段直接覆盖在潜山之上,斜坡区地层较齐全,沙河街组地层超覆在潜山之上,新近系地层较全。

研究区新近系为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馆陶组沉积时期,该区处于河流-湖泊交互沉积,钻井揭示地层岩性组合为砂泥岩互层,砂岩含量为36.4%;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该区整体处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水体较稳定,砂岩含量为22.8%。总体来看该区新近系储层发育适中,储盖组合理想。

2 断裂特征

2.1 断裂系统划分

受不同时期局部应力场的影响,郯庐走滑断裂垂向活动存在差异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下断裂系统指中生代末及古近纪初以扭压走滑断层为主的断裂组合[1];上断裂系统是指新近纪—第四纪以扭张伸展断层为主的断裂组合。

2.2 断裂平面特征

古近纪时期,渤南低凸起基底沿NNE向断裂右旋走滑,表现为多支断裂,呈雁行排列,且活动性强,走滑位移量大,产生主滑动断面,走滑次级断裂在两侧呈羽状排列,并以小角度与主滑动面相交,走滑过程中伴随有局部NE—SW向挤压;新近纪时期走滑位移量减小,主滑动断面不明显,且分节、分段。断层沿主走滑方向(NNE)呈雁列排列。

2.3 断裂剖面特征

上下2套断裂系统在剖面呈花状(图1)。花状构造样式是走滑断裂的典型标志,走滑断层是岩石圈或者地壳体之间的侧向运动,走滑断层常具有一定的倾向分量,形成走滑伸展或者走滑挤压变形,走滑伸展变形形成负花状构造,走滑挤压变形形成正花状构造[7-8]。渤南低凸起北侧缓坡区为扭张作用形成的负花状构造:主走滑断裂高角度或垂直插入基底,次级断裂收敛于主走滑断裂,向上散开,呈花状。

图1 渤南低凸起北侧缓坡区典型走滑断裂地震剖面

3 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3.1 构造样式

由于断层组合型式差异,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研究区识别出背形、向形、单斜负花状构造及翘倾状地垒4种断层样式(图2),其中负花状构造主要分布在构造脊部位,而翘倾状地垒发育在构造脊之间的走滑调节带。3种负花状构造样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地层的构造形态方面:背形负花状构造的地层表现为上拱的背形,单斜负花状构造的地层表现倾向一致的单斜状,而向形负花状构造的地层却表现为向两端翘倾的形态,不同的构造样式是局部应力差异所造成。

图2 渤南低凸起北侧构造样式划分

构造样式不同决定了研究区圈闭类型的差异。郯庐走滑断裂早期活动使该区形成2个古构造脊。西侧为22构造脊(包括222/223/224/225构造),东侧为23构造脊(包括231/232/233构造),二者以一浅鞍相隔。

潜山基底及古近系的构造形态受控于走滑断裂,在古构造脊上继承发育,以背形负花状构造和单斜负花状构造为主,形成断背斜和断块圈闭[9-11],位于花状构造的花心部位(图3)。

图3 潜山基底圈闭发育特征

新近系圈闭分2类:Ⅰ类分布在2支走滑断裂带两侧,即负花状构造外瓣,受控于伸展断裂,以翘倾状地垒样式为主,形成断鼻、掀斜断块类型圈闭,圈闭面积大;Ⅱ类分布在走滑断裂带,负花状构造花心,古构造背景上继承性发育,以墙角断块类型圈闭为主,面积小(图4)。由于断层组合形式、运动方式和断块结构均存在有差异,因此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背形负花状构造和单斜负花状构造样式的圈闭更有利于捕获油气[11]。

图4 新近系明下段圈闭发育特征

3.2 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22—23构造区位于渤南低凸起北侧缓坡带,北侧紧邻渤中富生烃凹陷,油源条件优越。已经证实渤中凹陷发育东营组和沙河街组2套成熟的烃源岩。此外渤中凹陷沙一、二段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为油气横向向22—23构造区长距离的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主走滑断层由于剪切过程中在断层面形成摩擦镜面或泥岩涂抹,当涂抹系数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断面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可以作为控圈断层。长期活动的伸展断裂对油气运移起积极作用。油气主要沿潜山不整合面横向运移,通过长期活动断裂对油气进行垂向疏导,晚期断裂活动对油气进行再分配,并于圈闭处聚集成藏[12-15]。

断层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分维数越大,表明断层体系空间分布复杂程度越大,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条件越好,分维数与断裂体系输导效率通常呈正相关[16]。选取23构造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反射层进行分维数的计算(表1)。由T3M到T02,断层分维数由小变大,表明浅层的油气运移较为活跃。233构造的A井浅层油气成藏证实了这一观点。

表1 23构造区反射层分维数计算统计

0.5 1.0 2.0 4.0明化镇下段中 464 119 35 9 1.883馆陶顶 456 116 34 9 1.876东营顶 196 79 32 9 1.464东二段上顶 135 69 26 9 1.313东三段顶 92 40 18 6 1.297

4 结 论

(1)由于受郯庐断裂西支的影响,研究区发育的走滑断裂分上、下2套断裂系统。下套断裂系统以主走滑断裂发育为主,派生断裂与之锐角相交;上套断裂系统以以伸展断裂为主,主走滑作用减弱,只在23构造脊发育,呈节状,多段式。剖面上上下2套断裂呈花状。

(2)局部应力场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研究区共包括背形负花状、翘倾状地垒、单斜负花状和向形负花状4种构造样式。这4种构造样式控制形成断背斜、断鼻和断块等圈闭类型。古近系及基底以背形负花状和单斜负花状构造为主,形成断背斜和断块类型圈闭,新近系以翘倾状地垒构造为主,形成复杂断块圈闭。

(3)断裂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形成,也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通过断层分维特征分析,认为新近系油气运移活跃,因此,新近系背形负花状和单斜负花状构造更有利于油气成藏,并得到钻井证实,也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1]龚再生,蔡东升,张功成.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07,28(4):1-10.

[2]马庆佑,沙旭光,李玉兰,等.塔中顺托果勒区块走滑断裂特征及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2):120-124.

[3]王昕,王永利,官大勇,等.环渤中凹陷斜坡区浅层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J].中国海上油气,2012,24(3):12-16.

[4]王昕,高坤顺,王玉秀,等.庙西南凸起勘探发现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3,20(2):16-20.

[5]姜福杰,庞雄奇.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38(1):23-29.

[6]张如才,彭文绪,王德英,等.黄河口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2):9-13.

[7]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等.潍北拉分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条件的控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 31(6):32-35.

[8]戴传固,秦守荣,陈建书,等.试论贵州深部隐伏断裂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3,32(6):1-6,13.

[9]徐朝晖,徐怀民,林军,等.准格尔盆地西北缘256走滑断裂带特征及地质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3):309-310.

[10]蔡蕊,刘浩.南堡凹陷高柳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与物理模拟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3,20(4):41-44.

[11]马新民,赵凡,张菊梅,等.柴西芒崖坳陷中心新构造样式的确立及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12,33(6):684-686.

[12]王应斌,黄雷,王强,等.渤海浅层油气富集规律-以黄河口凹陷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57):637-641,650.

[13]张奎华.复杂山前带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2):16-21.

[14]李才,周东红,吕丁友,等.郯庐断裂带渤东区段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14,33(2):61-65.

[15]吴国强,吕修祥,周心怀,等.新生代郯庐断裂活动在莱州湾地区的响应[J].石油实验地质,2013,35(4):407-413.

[16]徐兵.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断裂分形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4):35-37.

猜你喜欢
分维运移断裂带
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不同分散剂对红黏土粒度分布的影响
磁化微咸水及石膏改良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基于盒维数的水系分维值估算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