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莫忘邓氏智慧

2015-05-21 05:15
南方周末 2015-05-21
关键词:全球战略亚投行太平洋

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日前,一大一小两件事,跟中国的全球战略相关。大事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重申太平洋足够宽广,可以容纳下中美两个大国。小事是讲述邓小平1979年访美经历的《旋风九日》上映,引起很大社会反响。

习近平与克里的会见,既是缓解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与亚投行等议题造成的中美关系隐忧,也是2015年9月份习近平应邀访美的前奏。通过管控分歧,中美继续夯实政治互信。

电影是小,但36年前邓小平的旋风访美,用当时美国国务卿万斯的话说是“对亚洲的政治与战略格局和全世界造成显著的影响”的全球性大事。

中美建交公报发布6周后,邓小平访美,极大地从观念、知识、技术与资本获取的层面,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在参观完福特、波音的现代工厂和休斯敦的太空中心后,邓小平在西雅图说:“我们两国是隔洋相望的邻居。太平洋不应该是一道障碍,今后应当成为一条纽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美关系的决定性进展,构成了中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驱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双轮动力,自此难以逆转。

中美两国一直存在重大差异与结构性矛盾,但在现实的国家利益考量下,制度上的差异不一定起决定作用。中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乒乓外交等腾挪手段,开启了与美、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36年间,中国深度参与WTO等一系列国际经济政治组织,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成长。中国是现有世界秩序的积极参与者,也是获益者。

邓小平全力推动中美建交和对外开放,不仅是基于地缘政治与现实经济利益。1992年,邓小平在第二次力推中国现代化时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所以,在选择自己的全球战略时,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还要将文明的因素考虑进来,选择对主流国家继续扩大开放。

这种外交智慧,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下,尤其重要。十年伊战后,美国在裁军的同时,加强了在亚太的军事力量。这在客观上给中国造成了战略压力。

2012年学者提出的西进战略,用意之一正是为了应对美国这一战略变局。但中国西进,也决不是在选择“逃跑”或一种与美国对抗的战略,中美完全可以管控分歧,太平洋之大完全容得下两个大国。

澳大利亚与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但中澳自贸区与中韩自贸区谈判的相继完成,正是中国迎美而进的典型范例。亚投行吸引大量美国盟国加入,更是如此。

猜你喜欢
全球战略亚投行太平洋
析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习近平外交战略视域下全球战略思想探析
内塔尼亚胡的“全球战略”
《环太平洋》第二部
“环太平洋—2016”军事演习开幕
关于亚投行
三星中国市场经营战略分析
震出来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