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2015-05-22 15:06江逸群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配电网

江逸群(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刍议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江逸群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当前,我国国家电网工程基本实现了对居民居住区的全面覆盖,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对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电力自动化系统逐渐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有效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及重要性出发,结合其实用化情况,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运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加快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以及可靠产品,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设备监视控制管理以及远程在线监测,以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实现电力负荷管理灵活多样的系统结构。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如CADA监控功能、确保操作安全和可靠管理的系统模拟和仿真功能、优化的负荷管理功能、智能负荷卸载、中低压自动电源切换、中压回路故障定位、隔离和网络重构等。与一般的管理系统相比,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灵活多样的系统结构;(2)安全稳定的系统平台;(3)高可靠性的冗余方式;(4)良好的开放性;(5)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支持多种语言的在线切换等。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网管理的自动化,首先,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满足用户对于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其次,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用电高峰低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然后,还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管理中产生的各种损耗,减少电能的浪费,节约配电网运行管理成本,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可靠应用,不断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仿真技术

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包括配电管理、变电站管理、需求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自动化管理,有着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电力工作人员的辅助。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仿真技术,提供相对真实的培训环境,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花费更短的时间,更快地掌握电力操作的相关技术,不断提升电力操作的水平。不仅如此,应用仿真技术,可以在培训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促进配电网工作效率的提升。

2 信息技术

为了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常会对配网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并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减少故障对于配网运行的影响。对此,可以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配网设备以及用户用电的监控管理。

3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对配电网络的定位、故障分析、客户管理等,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功效,对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进行快速定位和及时切除,对于提升配电网自动化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 故障检测

配电网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直接关系着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配网出现故障,对于故障的定位非常繁琐,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的位置,则很容易造成故障影响的扩大。对此,可以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对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和强化,以实现对于故障的快速、精确定位和切除、隔离等操作,以确保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当前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情况及发展方向

在实际应用方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四个层次,即主站系统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层、站端系统层以及通信系统层。而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配合方案:该方案包括两个电源,结合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以及相应的馈线开关,形成环网供电模式,一旦发生设备或者线路故障,主站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范围进行确认,并控制特定开关断开,实现对于故障的切除,保障配网运行安全。

(2)自动重合器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将两个电源连接形成的环网分割呈若干段,每一段线路都设置相应的重合器进行保护,一旦发现某段线路出现故障,则可以通过故障段两端的重合器分段,实现对于故障的隔离,避免故障影响的扩大。

(3)自动重合分段器方案:该方案是指当某段线路发生故障时,由自动重合分段器,结合关合故障时间,对断路器的开端做出合理判断,明确是否再次送电,以保证配网设备以及线路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4)馈线自动化模式:馈线自动化模式是重合器与分段器的联合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又或者对存在故障和问题的线路,结合主站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性质以及产生原因等,从而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消除,确保及时恢复送电。另外,在该模式下,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智能型负荷开关,对故障进行及时准确地切除,对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进行恢复。

因我国能源与生产力的布局呈现出逆向分布的态势,能源运输形势长期紧张,应该切实做好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做好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对配网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和健全,逐步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确保配电网的持续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姚钦.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53-55.

[2]张洪林.刍议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4(13):107-108.

[3]卢健.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18(09):279-280.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配电网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配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究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