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亲情

2015-05-22 01:49李继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品味橘子背影

亲情像泥土一样滋养生命,也像泥土一样常常被人遗忘。可是,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亲情就成了一只红泥小火炉,被人们捧着取暖。亲情难舍,亲情难忘。《背影》写的就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

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人都珍视亲情,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学习《背影》,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去感悟亲情,去领略亲情在人生中的不可或缺,以达到完善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人格的目的。

《背影》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质朴凝练,读这样的文章,学生们最容易浅尝辄止,因此教这样的文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具体教法如下:

(1)初读课文,找出美点。所谓美点,就是课文中能让学生动心,能勾起学生联想,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地方。比如,父亲坚持亲自送“我”到车站,父亲临走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再如,父亲为“我”买橘子,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总之,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情感体验不同,所找到的美点就会不同。

(2)再读课文,品味美点。找出美点,解决的是“知其然”的问题;品味美点,解决的是“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欣赏课文,真正地理解课文,就是要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譬如,父亲买橘子的情景,曾打动过无数个读《背影》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再读课文时,学生就得细细品味这一部分内容,找到让自己心动的缘由。

一般来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品味,是能找到个中缘由的。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买橘子,要穿过铁道,攀爬月台,有点儿费事,但如果父亲年轻、精干,这些事就都不叫事,可父亲偏偏不再年轻,又是个胖子,这样一来,买橘子就很是费事了。果不其然,父亲爬月台时,“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动作可以说是笨拙的、丑陋的、艰难的。父亲事先知不知道他做这个事情的艰难呢?父亲是知道的,儿子也是知道的,因为儿子要去,父亲不肯,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毋须多想,不难明白,儿子要走了,不知何时再能相见,父亲要亲自为儿子买橘子,他心里深深地爱着他的儿子。朱自清先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寻常细节,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可是如果学生的品味、鉴赏,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背影》的细节确实动人,但我觉得这还不足以让《背影》这篇千字文成为写亲情的经典。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影响了人们整整九十年,它还将继续影响下去的。这是肯定的。那么,除细节外,朱自清先生到底还借助什么手段让他的《背影》长期流传呢?学生可能不明白,但经过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的人,不能不明白,那就是朱自清先生有意无意地将他要表达的亲情,放在朱家最惨淡的光景中写,这无形中加重了亲情的分量。

父亲年轻时,做了许多大事,做过大事的父亲心气自然很高,但心气高的父亲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到了壮年,竟会丢了差使,落到要变卖典质还亏空的地步。父亲的心里该是怎样的苦痛啊!屋漏偏遭连夜雨,正在这个时候,祖母又去世了,父亲只得借钱为祖母办丧事,有比父亲更悲惨的人么?可怜的父亲,一瞬间跌入人生的最低谷。

突然想起《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人之本”,人“疾痛惨怛”时就会“呼父母”。但要是父母不在了,人“疾痛惨怛”时会“呼”谁呢?是儿女。所以当《背影》中的父亲一改往日的态度,对“我”表现出无限的慈爱时,已有了一些人生经历的“我”深深地理解了父亲,父子俩在家庭危难时彼此靠着亲情取暖;阅历丰富的读者也读懂了父亲那份浸透着苦难的沉甸甸的亲情,感动不已。可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到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的,所以这一点也应该是教读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

(3)比较阅读,强化美点。找一篇写亲情的文章,让学生将它与《背影》作比较阅读,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背影》美点的理解。

(4)写作练习,写出美点。《背影》的特点,注定了它会成为学生学写记叙文、尤其是写亲情类记叙文的范本。让学生模仿《背影》练习写作,学生也定然会写出美点,甚至会因此获取写作记叙文的奥秘。

李继红,语文教师,代表作有《独自绽放》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味橘子背影
两个背影
橘子沉浮记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漂浮的橘子
背影
品味桂峰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品味四季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