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残酷的致青春

2015-05-25 23:20金立群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侍萍周朴园曹禺

要上好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其一,好作品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二,找到作品与你的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点,作为教学的起点。

那么共鸣点在哪里呢?曹禺的话启发了我。曹禺说《雷雨》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曹禺又说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显然,周朴园也是落在里面的一个。同时这出戏的序幕和尾声也体现出了一种悲悯的情怀。悲悯也应该是我们对剧中所有人物的基本态度。所有这些,突然就让我想到了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致青春”。以“致青春”作为沟通学生和课文的切入点,应该是不错的,是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真正的兴趣的。

是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致青春”——正因为如此,历史与现实之间才有了对话、沟通的可能。课文的开始,不正是侍萍和周朴园,这对当初的恋人,在经历了多年的分隔之后,再次相逢而演绎的一场“致青春”吗?周朴园自然是主角,他对过往青春的追忆,深情款款,溢于言行。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并没从自己的青春梦中完全彻底地走出来。但是当他认出眼前的这个女人正是侍萍的时候,他的态度却为之一变,由浪漫回到了现实,由感性变得理性甚而冷酷。这里的关键不是周朴园是否虚伪。如果我们用悲悯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就会超越对他的感情是否虚伪的追问,而去探讨他的心灵存在方式。他的心灵存在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分裂。他的理想主义的感性的表达是真实的,他的现实而残酷的理性的表达同样是真实的,而这两种真实的并峙正是这出戏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哀所在。想想看,正是因为不再“是青春”,所以只能“致青春”,——这样的“致青春”的温情浪漫的背后,不正包含着无法抗拒的现实的压力吗?而课文所节选的一段的最大魅力就是将“致青春”从单一维度的浪漫唯美感伤中抛出去,以侍萍的出现将周朴园之“致青春”抛入了无可回避的现实之中,让这场“致青春”的自我缅怀顿失玫瑰色的光晕,而变成一个尴尬、一个麻烦,甚而,一个危机。由此,我们看到,在这出戏里,最根本的矛盾,其实不是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不是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而是周朴园的内在矛盾,是他的浪漫与现实的矛盾,是他的本我快乐原则与自我现实原则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使得《雷雨》中的人物不再是观念的符号,不再是某种理念的图解,而成为超越时代打动几代读者的不朽形象。

由“致青春”这个话题出发,关于主题与人物的讨论可以分三步。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感受、描述周朴园如何“致青春”;第二步则是引导学生随着剧情的发展,探讨周朴园的“致青春”为何走向了尴尬,以浪漫的缅怀开始而以冷漠的撇清和掩饰收场;至于第三步则是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故事,如何看待周朴园。在这里,教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向同学们介绍曹禺的悲悯意识,引导学生用一种悲悯的态度去看待、分析那些不合理、不人道的现象。悲悯有助于我们更深地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周朴园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被扭曲和剥夺了幸福的人。真正可怕的不是周朴园本人的冷漠残酷,而是我们所有人无法逃脱的不合理的社会存在。而这种悲悯意识也正是青年曹禺青春期的敏锐和犀利洞察力所在。由此,曹禺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完成了他自己的“致青春”。

“致青春”这个话题还具有辐射性。它能够辐射到作品的具体的文本结构和语言层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和性格。比方说这出戏其实就发生在一天之内,课文节选片段中的情节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其场景也集中在家居屋宅内。然而,“致青春”却使这一个小时超越了当下短暂的时间维度,而包含了过往几十年的人生命运沉浮;“致青春”也使整个戏剧冲突超越了周家客厅这一极为有限的空间维度,而包含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各阶层的复杂关系。

总之,如何用自己的情感、智慧切入课文,需要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人好好费点心思。

金立群,评论家,代表作有《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探赏》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侍萍周朴园曹禺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雷雨》(节选)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周朴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