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有耳

2015-05-25 01:49张牧笛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掬水牧笛丝瓜藤

张牧笛

秋季的黑夜来得越来越早,月的失眠被不断地拉长,再拉长。月亮挂在树梢上,如一条赶海的鱼,人们只要伸伸手,就能触到它波光粼粼的肌肤。散淡的月色,也这样潮水般涨了上来。

天空,没有记忆似的明净。偶尔,一只轻快的鸟掠过,翅膀旋起微弱的气流,是云的呼吸,也是星星摇响的铃歌。于是,丝瓜藤、葫芦架、牵牛花、鲜红的美人蕉、青脆的小枣……都在这样充满月光的夜晚快乐地疯长。

而你,月夜的孩子,正被一种神圣的力量鼓舞着,你要奔跑,你要飞翔!你的心灵突然间找到了方向,你的爱和感动像这满月的清辉,朝着天边弥散开来。你要用你的幻想找到月亮的故乡,再把自己,唱给它听。月亮一定听得见,它有耳朵哦,它的耳朵上,还缀着好多细碎的白珠子呢。

月光渐渐明亮起来,万物显得柔和。幽静、孤傲和灵性,在寂然无语的背景中,凝成花间的一壶酒,荷塘中的一蓬莲叶,枫桥下的一舟渔火,乡愁中啼叫的一只鹧鸪……不同的凝结,寄托着不同的感情。有怀旧,有思念,有伤感,也有释放。从古至今,太多的文人墨客“寄愁心于明月”,以至后人提起月亮,一些优美的词句便脱口而出,并在反复的吟咏中,又平添许多新的意象。

人们望月,赏月,聆听有关它的神话,享受它慷慨的光华。月亮在敲门,像不期而至的感怀,让人联想,沉思,微笑,让人匪夷所思也让人思绪万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一捧月光在手,所有的乐趣都涌来了,欢快、光明、温暖、歌声……大大小小的美好混杂在一起,成百年佳酿,无论你开怀畅饮,还是低酌浅斟,总能在心头生出悠远的遐想。花好月圆,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向往的最圆满的幸福境界。

秋天的月亮,有佛性,有文化,美如诗词,美如幻梦。风滑过幽深的草丛,发出簌簌的声响,时而豪迈,时而轻柔。还有不知名的鸟啼虫吟,不明原委的花间的喧闹,似有若无的水的流动……相互应和,如丝竹管弦,彻夜合奏出动人的秋曲。

这些动人的自然之声,月亮都听得见啊。它的耳朵是专门用来聆听世间美好的。在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晚,在这饱含禅理,处处涌动着诗意的夜晚,人的心情与天象节气竟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苍天之上,月亮有耳。

(选自《济南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掬水牧笛丝瓜藤
涟水五岛湖:采荷入梦 掬水听禅
金瑞元
悄然的实验
丝瓜藤的美学实验
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10·16全国公映
你看不见的远方
“远天凝伫 弱德之美”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研讨会召开
《牧笛小调》
菜农必备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