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不欠新账”

2015-05-28 19:28彭美玉
当代贵州 2014年35期
关键词:铁腕环保法环境质量

彭美玉

编者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明确要求。“铁腕治污,不欠新账”、“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出的坚决态度和铁的决心。作为职能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又如何以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力保贵州的青山绿水?本刊就此专访了贵州省环保厅负责人。

坚守底线  筑牢发展根基

当代贵州:10月1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的通报》上作出“铁腕治污,不欠新账”的批示,“铁腕”二字可以说体现了贵州在治理环境污染上的决心和态度,您如何看待铁腕治污对贵州的重要性和意义?

熊德威: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的新阶段,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保住生态,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勇于担当的体现。对我们职能部门来说,这也是一把尚方宝剑,是实现后发赶超,坚守“两条底线”的一大举措。

环保措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特征是分不开的。贵州曾经走过重发展轻保护的阶段,同时也有过矫枉过正的教训。从大气污染的角度来说,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是贵州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时贵阳是全国三大酸雨城市。为了治理大气污染,贵阳狠下决心,一是“退二进三”的布局产业,市区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贵阳的几大主要污染源如贵钢、水泥厂等第二产业企业向远郊搬迁;二是实行煤改气,所有家庭、经营场所的燃煤锅炉全部改用燃气,这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关注,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为了治理污染竟然采取这么大的动作;第三是公共汽车改用燃气,这在当时也是全国领先的。通过这些举措,贵阳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从矫枉过正的角度来说,一段时期里,对发不发展工业争论不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与保护的良性互动。

这次我陪陈敏尔省长到瑞士、匈牙利等国访问,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守住“两条底线”的要求,是对发展和保护关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完全符合贵州实际。

当代贵州:环境污染治理一直在说,也一直在做,可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原因在哪里?

熊德威:赵克志书记提出铁腕治污,言下之意是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从法制层面来说,过去的环保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就发现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举个例子,一个电厂上脱硫设施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依据过去的环保法,无设施或设施不运行的最高只能处罚10万元。10万和一个亿,相差多大!所以很多企业不怕处罚,就是不上环保设施。从我们的执法层面来说,也存在心慈手软、执法不严的情况。再就是从监管层面来说,也存在监管检测手段和能力严重滞后的问题。比如我要处罚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我不能仅凭眼睛看到他排了就处罚,还得有监测数据,而监测设施建设的滞后也给我们在治污过程中带来影响。

加强监管  提升环境质量

当代贵州:近年来,贵州在加强环境保护上可谓力度空前,亮点频出,其中有一个做法是把环境质量核心指标纳入小康核心指标,这在全国是先行者。

熊德威:把环境质量核心指标纳入小康核心指标,是对各市、县党委政府政绩观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尺。既然把它纳入指标,而且占的比重比一些经济指标还高,就是要告诉大家,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重生态保护,排名、政绩就会受到影响。

今年我们相继出台了《贵州省环境质量公示管理办法》、《贵州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调度排名及公布办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约谈暂行办法》,从今年1月起对中心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排名,7月起对全省县城发布空气质量排名,对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按月公布,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过去很多地方领导到环保厅普遍是来跑项目,环评审批,申请经费支持,现在不一样了,很多领导既谈发展项目,又谈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了多少污染减排。这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倒逼机制,逼着你转观念、转措施、转行动。

当代贵州:事实上,把环境质量核心指标纳入小康核心指标,除了逼着地方领导转变政绩观外,对地方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熊德威:是的。只要有人类活动就一定会产生污染,环境保护说千道万,首先必须要有设施的支撑,没有设施的支撑,都是空话。过去很多地方和企业舍不得投环保设施,而现在,很多政府、企业主体都是主动投入必要的环保设施。

其次,推动了监管设施的建设。比如空气质量监测站,跨界河监测站的建设都跟上来了,因为涉及到综合评价,涉及到政绩观的体现。

当代贵州:从2013年起,贵州就开始推进县城的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将监测目标延伸到县城,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

熊德威: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关注的是中心城市、重点城市的大气质量监测,虽然明年开始延伸到市州所在的城市,但在县城这一层面并没有做出要求。将监测目标扩大到县域范围,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提出来的要求,这是勇于担当,超前谋划为长远负责的体现。

从严执法  坚定治污决心

当代贵州:今年4月,贵州成立了公检法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这是全国第一家,成立这样的执法联合机构对贵州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意味着什么?

熊德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的成立,标志着贵州省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如果停留在制定阶段,那就是一句空话。今年我们和公安、法院、检察院联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全社会真实感受到法律的威力,树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理念。

今年的“六个一律”利剑行动以及和司法部门的联动,不仅对全社会是一次理念的转变、法制观念的牢固树立,同时也是对我们这支队伍观念的再树立,以及执法的合法程序和执法过程中严格把握法律尺度的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环监局在联合公安的执法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基层说情的情况,有时甚至让我们都觉得是不是处罚过重了。但是,这项行动开展近一年以来,我们的队伍深刻体会到法制观念和严格执法的意义所在,让我们的队伍从法制意识上守住最后一道环保防线。

当代贵州: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尤其是面对一些知名企业的环境污染处理问题上,环保厅如何同样做到铁腕?

熊德威:铁腕治污重点在企业。铁腕治污首先是治,就是已经产生污染的治理,就目前来说,对我们水体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工业污染,因为其成分复杂,产生的污染最大,其他类别,比如我们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不复杂,远远比不上化工、涉重金属污染那么大。

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个企业来讲,可能会阶段性的影响一定的速度和素质,但从长远来看,我觉得是良性互动,环保处罚和环保法的执行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形成很好的倒逼机制,倒逼升级,从而达到和环境的友好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短时期内照顾了一个企业,那就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负责。所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造成了环境污染,我们绝不姑息。

我们有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是处罚,其次是停产整治,第三是挂牌限期整治。前段时间我们就对习酒厂进行了挂牌督办,约谈企业领导,并同时在报纸上公开。现阶段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还是经济和行政手段。明年1月1日新的环保法开始实施后,我们的经济手段将大大加重,实行按日处罚,对那些恶意排放,多次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将会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

当代贵州: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科学规划,又要长期坚持。

熊德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赵克志书记在今年的工作会上说,发展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明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建管改治”上。

“建”就体现了赵克志书记提出的不欠新账和敏尔省长提出的有效防范的要求。要建的大概有两块,一是过去没有建好的,还老账,二是不欠新账,现在对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就是环境保护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管”就是监管,明年我们准备把“六个一律”再提升,与新的环保法一起共同解决执法难的问题,管住污染、从严处罚、控制风险,绝不能出现第二个“腾格里沙漠”。

“改”就是用改革来突破现在的难点和障碍,以及与新时期不相适应的问题。环保法里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时提到,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污染物,这一条就涉及到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突破。

“治”就是加强水、气、渣污染防治。深化实施全省八大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启动实施乌江等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管理,加强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认真贯彻落实“大气十条”,加强重点企业、移动原、面源污染治理。以推进工业废渣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铁腕环保法环境质量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李金水 Polycom中国的“铁腕”掌门
“史上最严”环保法面临“省考”
环保法首次修订:加大污染惩治力度
茅台“铁腕”保价
“铁腕”出击扬正气
新环保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
“铁腕”审计长的“守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