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2015-05-28 07:08戴宏芳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思维

戴宏芳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一、转变教育观念,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作为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对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的灵活运用,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是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很多,比如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提出问题、多质疑等,也可以运用脑力激荡法、定势打破法、活动教学法、开放想象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育观念不转变,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

二、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提高素质教育重在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此外,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景,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乐观、积极进取。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含义,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逐步建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爱护学生创新的自尊心,多给学生创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激励学生敢想、敢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发出疑问,产生好奇心理。这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好奇心,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创新。我们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开启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特征类型不同,对问题、知识、理解、接受的程度就不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觉得难,有的学生觉得易,难易是由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智慧品质决定的。所以,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实施不同措施,是我们探索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途径的必由之路。面向不同群体,分别培养创新能力,使之共同提高。成立创新兴趣小组,让其在良好的环境和多彩的活动中有所发现。

兴趣小组就是儿童在学校的小研究组织,就是儿童的“研究室”。通过调动和发挥群体合力的作用,促进学生个体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积极竞争,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种奋力进取、力争上游的竞争态势,为学生创新准备条件。

总之,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明确认识、改变方法、不断创新,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发挥创新教育的核心作用,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思维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也谈素质教育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