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背景下德育工作者的自觉与自为

2015-05-28 19:54李家成陈笑颜
中国德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翻转工作者道德

李家成 陈笑颜

摘 要 翻转课堂所引发的“翻转”思维与实践,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既具启发性,也需保持警惕。德育的诸多内容具有“不可翻转”性;德育的方式与评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在应对“翻转”之挑战中,体现出应有的品质。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德育工作者;主动创造

作者简介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陈笑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

翻转课堂所引发的“翻转”思维与实践,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既具启发性,也需保持警惕。德育的诸多内容具有“不可翻转”性;德育的方式与评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在应对“翻转”之挑战中,体现出应有的品质。

一、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一)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

在学校教育变革背景下,翻转课堂确实具有“翻转”相关实践与思维的价值。

其一,是革新了传统的“一言堂”课堂。传统课堂模式的质量和效率比较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倾向性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一视同仁”,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翻转课堂通过问题导入、观看视频、问题讨论等相互衔接的过程,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革新,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学习,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

其二,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体现。信息技术已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教育。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念的提出,不只是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渐进式修补”,更是触及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1] 翻转课堂为之提供了范例。

其三,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成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表现。每个学生的学习力、兴趣、适应性都不相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型的学习资源,尽可能照顾到学生们的差异需求;并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反馈而调节教学过程和指导,从而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翻转课堂研究的局限性

纵然翻转课堂自被引入之日就开始在中国掀起了热潮,诸学校争先恐后效仿,大有将之视为学校教育变革的良方之势。但在尊重“翻转”之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发现它的局限性,理智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翻转课堂有忽视教师独特性的危险。教师虽然也在“传道”“授业”“解惑”,但其教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在线答疑、课堂讨论、现场辅导而增加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但却失去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的行为举止、所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课程生成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不等于道德修养,即使信息技术再发达,和教育结合得再紧密,也替代不了教师在教学尤其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其次,翻转课堂有忽视学生综合发展的危险。除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还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同伴交往之中,存在于共同的学习情境之中。翻转课堂将学生的学习场景“前置”到了家庭,有可能人为地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从真实的交往世界中孤立出来;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却容易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这种顾此失彼、不注重综合融通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再次,翻转课堂有忽视教学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复杂性的危险。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切不可以用简单化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及不同地区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需要有差别、有重点地进行改革。

(三)德育研究与实践中思维方式的自觉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翻转课堂研究需要具有的思维方式。

其一,是要形成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思维。翻转课堂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领域中,它具有“整体性”。但如果置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情境中,它依然只是一个“部分”。过度夸大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甚至视之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部,就体现出思维品质的低下。更何况,德育与教学即便具有诸多的相通性,但在具体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无论如何,翻转课堂都不能替代德育和学校教育。

其二,是要形成“两重性”的思维。“两重性逻辑的原则使我们能够在统一性的内部保持二元性。它连接了两个既对立又互补的项目。”[2]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通的东西,如教学主体、教学内容等。课堂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超越,不能因改革之后新事物的出现而对原有教育全盘否定。

其三,是要形成“变”与“不变”相沟通的融通性思维。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会被热点问题所替代;教育的热点问题内含于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中,并处在不断地发展、更新中。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热点问题的层出不穷,从而忽略教育的基本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对教育之基本要素与附属要素、基本精神与从属精神、基本方式与具体方法等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二、德育的开放性与内在事理

在翻转课堂研究的启发下,当前德育改革确实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打开新的发展格局。

(一)德育需要开放

德育需要向现代技术开放。信息化已经化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校在信息化的冲击下,越来越需要超越原有的存在形态、运作方式与功能定位。尤其是对于德育而言,它已处于完全开放的技术环境下。学校早已不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体验的唯一源泉,社会上各种信息和观念通过互联网,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德育如何引导学生面对现代技术、通过现代技术、与现代技术发展一起实现人的道德发展,是充满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翻转课堂研究对于德育改革与研究,具有充分的借鉴价值。也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信息轰炸、价值多元的环境下,能做出健康的生存方式之选择,提升生命质量,也显得尤其迫切。

德育需要向社会发展开放。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变迁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脱离现实世界,仍然采用较为封闭的德育模式,无视现实社会的开放多元,这种德育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德育需要向社会转型开放,培养受教育者的现代意识与国际胸怀,促进其个性与社会性的综合发展,滋养其对时代问题的敏感和参与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学校德育要向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学习,保持自我的更新与发展之力。

德育需要向真实的个体生活开放。正如翻转课堂凸显了个体的差异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那样,当代德育也需要更多关注个体的具体性,关注个体真实和复杂的日常生活——这既包括中国学生最为熟悉的班级和学校日常生活,[3]也包括在家庭、社区中的生活。在这一意义上,德育又将超越翻转课堂研究,直接融入学生的生命实践之中。

(二)德育更需要尊重事理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研究是“事理研究”。它是一种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的研究,包括价值、事实和行为三大方面,且三大方面呈现三种时态,涉及活动主体与对象、工具与方法等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4]诚然,面对价值多元化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德育需要、也必须开放,但德育更需要理解和尊重内在事理,而不应因为外部的喧嚣而自乱阵脚、甚至迷失自我。

一是要继续清晰德育的存在价值。德育之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事关价值问题、超越事实、高于现实的事业。[5]即使现代社会已经高度发达,德育因其自身的独立性和道德的继承性,依然不过时;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发展,更影响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德育,还应将其放在首位;任何翻转课堂都无法替代德育。

二是要认清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它存在于人与人交往的活动中,是人与人的精神性互动。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双方要相互尊重、理解和互动,在对话中走向共生。翻转课堂增加了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对话交流,但这并非德育的全部、甚至不是核心。德育依旧要保持高度的人际互动,尤其是在真实情境中的互动,尊重、保持、追求日常生活的真实性、而非虚拟性。

三是要尊重德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德育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学生的差异、外部的影响、过程的复杂性,都会带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德育实践不可能像翻转课堂那般借助清晰的设计过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开展,而必须探究、形成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理性认识。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意义看,对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最大挑战还不是在学科学习中,而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榜样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社会学习等等,都具有与学科学习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实践时,必须遵循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原理,建构起德育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德育工作者工作方式的自觉

汇总上述内容,在翻转课堂所引发的教育变革背景下,德育工作者需要保持对自己工作方式之特殊性的自觉。

德育需要在传承与更新中健康发展。前人的德育实践尽管没有信息技术的介入,尽管不够时髦,但也同样蕴含着宝贵的、甚至是根基性的德育思想与智慧。德育领域是不适合盲目追新的。但与此同时,德育工作者又需要以自己的立场与智慧,应对当代的挑战,吸收新的思想与方法,促成德育工作的更新。传承与发展就统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由德育工作者来最终实现。

德育需要建立在更为日常的学生生活基础上。人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人的道德修养更是自己的生活滋养而成的。因此,德育实践中可以有相关的知识传递、模拟性活动开展,但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建设本身。教师直接与学生沟通和对话,直接参与、推动、发展起高质量的日常生活,促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开发,是德育工作者更为核心的工作指向、内容和方式。

德育需要高度尊重复杂性。道德教育的目标、主体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德育成了一个复杂的领域,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孤立、机械地处理德育问题,而要有整体的视野;不能静止地认识德育过程,而需要尊重其过程的不确定性、开放性;不能将教师的作用绝对化,而需要关注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窝蜂似地追求某种德育模式,往往是失败的预示。

三、德育工作者的主动创造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了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德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也更需要以主动创造的精神,创生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实践。

(一)坚守

一是坚守德育的首要地位。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教育形式如何复杂,德育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坚守德育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德育第一、其他第二,而是要以德育为首、各育并举,以德育引领带动其他各育的发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因此,不能因某些新潮而扰乱我们的思维和工作。

二是坚守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德育内容。中华民族有优良的道德传统,它们对人性塑造和教化,对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至关重要。在德育工作中对待传统德育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守中继承,力求实现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和谐共生。

三是坚守德育的具体方式。这主要指德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而真实的交往实践。面对面的眼神注视、具体情境的感染力、共同的生命存在感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体验,都是德育的实现方式,是不应被淡化、更不应该被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全部的为人处事都是德育资源。

(二)创新

当前德育工作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如目标体系的偏狭、内容的抽象化、评价的单一化等等。在此背景下,德育工作者需要以创新为己任。

就德育目标的创新而言,在已有德育目标体系基础上,要高度关注西方国家的21世纪能力研究,结合中国崛起的新背景,建构起新的德育目标体系。在本文作者的研究中,高度关注了学生策划能力、反思能力、领导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硬能力”的形成。它们能融入原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和道德知识的目标体系中,构成为更为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

就德育途径而言,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在原有的学校内德育基础上,如何面对新生代家长的特殊性,如何借助迅速发展的社区,建构起合作育人的体系,需要形成新思路和新经验。与之相关的,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如何统一问题。在此意义上,翻转课堂研究与其说提供了解决方案,不如说进一步突出了这一问题;德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应该不同于课堂教学。

就德育评价而言,原有的单一内容、单一主体、单一形式的评价,越来越不适应于当代社会发展。为此,德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评价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在笔者的研究中,会大量使用学生自我评价、真实性评价、作品呈现等。但如何形成新的德育评价体系,需要更多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参与。

(三)学习

在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提升学习能力,建立起在工作和生活中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学习,发生在对理论著作的研读中,发生在同事的交往中,发生在对自己工作实践的自觉策划、主动践行、高质量反思与重建中,发生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也发生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不保持对世界、对学生、对自我的探究,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基础与能力体系,德育工作者是无法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翻转”的。

总之,翻转课堂研究给当代德育研究与实践以新的启示,并促使我们更自觉于德育的特殊性,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姿态介入到当代德育变革之中。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7.

[2]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5.

[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24.

[5]戚万学.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5.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翻转工作者道德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道德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