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推荐微信编辑是个年度难题

2015-05-30 10:48
智族GQ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众杂志微信

春节过后我就开始频繁地收到朋友求助,大概是说,新的公司成立了,需要有懂微信的人来帮忙运营公司的公众号。拜大规模的创业运动所赐,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变得异常紧俏。根据最新的数据,微信平台上注册的公众号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和过去相比,只要是个和互联网沾边儿的企业,甚至跟互联网没有一点儿关系的企业,都开始创建自己的公众号。

这让我陷入窘迫的境地。能够把微售公众号运营好的人并不是量产的。对一个新公司而言,公众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形象的塑造。同事问起来的时候,我更觉得羞愧,毕竟我参与公众号的运营已经超过半年。

实际情况是,如果他们真的需要一个优秀的微信编辑,找到现成人选的几率太小。

我当然不能被称为优秀的微信编辑,因为我本质上抗拒互联网思维,既不会把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当成最重要的事,也不套用互联网的成功范例。但是,即使在极其狭窄的个人视线里,我也能够告诉你一个好的、服务于企业和媒体的微信编辑是怎样的。

他必须非常爱编辑工作,否则他很有可能变成网络文章的搬运工。杂志经验虽然不是必需的,但获得一名拥有杂志经历的编辑肯定是件幸运的事儿。纯粹的网络编辑更加敏捷、快速,但杂志编辑在制作内容时更有框架意识和视觉要求(他们本身是很好的写作者或者摄影师)。应该立刻就把那些既有杂志经验、又有网站经验的编辑拉入麾下。

他的身上充满企业的DNA。再见了,那些“在行业内有超过三年微信经验”(拜托了,微信公众号出来才几年?)的编辑,你们没有接受任何企业文化的培训,甚至不知道这个公司到底是干吗的。假设企业、媒体是一个人,微信推送的文章应该充分体现这个人的外貌、价值观和趣味,必要时,树立你在“人际圈”的权威。所以你一本时尚杂志老是扯那些娱乐八卦有什么鬼用?换句话说,他并不是肤浅的、仅仅作为一个网络话题的消费者,而是想办法主动销售企业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卖方。

他知道好的内容需要付出足够的心血。微信圈子有一个让人闻风而动的词叫“爆文”,意思是,一夜之间突然火爆、获得超过十万次阅读的文章。但是,你可以尝试到任何一个问答社区搜索“如伺创作一篇爆文”,会发现所有“爆文”的作者都同意的观点是:在人们争相消费同一个热门话题的互联网,依靠小聪明并不能创作出“爆文”,它同样需要你付出类似制作杂志专题一样的努力:做好足够的功课,安插自己的见地以确保言之有物,必要时,还要在图片的选择虾工夫。

他们还要懂运营。

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好的图片和版式并不能让你获得太多具体的回报,但是更美的视觉效果能够让你从同类企业或者媒体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是,他非常懂用户拓展。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在任何一个领域,内容基本上接近饱和,你的公众号会遇到直接的对手,凭借内容质量吸收订阅用户的效率正在变低——所有刚刚加入阵营的微信编辑需要让读者为他们重新变得积极起来,以此提高粉丝数量。他必须用尽手段,打入各种微售号作者的微信群里,彼此开展密集、有效的“公众号互推”。“互推”通常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参与进来的公众号必须在粉丝数量上处于同一个量级,一个2万粉丝的账号能够和20万甚至200万粉丝的账号进行互推的情况非常少见,尽管后者可以为你带来超出预期的粉丝增长。

在去哪儿找合适的人选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公众号“做害”的编辑刘松的说法。“有很多人找我推荐,我的朋友實在不够用。新媒体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人的爱好的,顶多是熟悉里面的规则。要说爱,那一定是爱内容,爱编辑工作。做好这个工作的关键在于编辑能力、责任心和学习能力。做得好的那些人在其他方面通常也很牛逼,玩什么部玩得转。”

我认识的优秀的微信编辑已经在各地身兼要职,把他们撬出来已经远远超出我的工作范围。除非只需要一个“公众号”(而不是“好的公众号”),聘请这样的编辑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甚至展开培训。碰到这种事,我再也当不了好人,只能祝大家一切顺利。

猜你喜欢
公众杂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杂志介绍
微信
微信
微信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