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疽治验一则

2015-05-30 08:11唐伟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阳和汤

唐伟华

【摘 要】 阴疽由阴寒凝滞、阻隔气血,郁滞经络所致,病变部位漫肿不红,坚硬如石为其主要特征。消、托、补法是阴疽內治法的三大总则,笔者以阳和汤、当归四逆汤、神功内托散结合治疗阴疽一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阴疽;阳和汤;当归四逆汤;神功内托散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53-01

阴疽是中医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病变部位肿而坚硬,皮色不变,不红不热,漫肿无头,并往往伴有全身虚寒性症状。该病病因主要是在阳虚或气血不足的基础上,加之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基本病机则是寒痰凝结,气血瘀滞,化为阴毒,内损筋骨、脏腑。温通法为治疗该病的基本大法,代表性的方剂是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功效的阳和汤。笔者近期以阳和汤、当归四逆汤、神功内托散为主方治疗1例右手中指阴疽病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与同道共飨。

1 病案资料

初诊:2015年4月8日,患者女性,38岁,因右手中指末端发黑、坏死半月许前来就诊。就诊时右手戴厚棉手套,退之见右手掌肤色白而漫肿,中指前端发黑,触之无明显灼热感。患者自诉平时无明显痛感,触冷物后疼痛明显,全身怯寒,背脊凉冷感。问诊食纳、二便如常,夜寐尚安。舌质偏淡,苔薄白,脉左略弦,右较细。患者曾至本市三级医院就诊,医生告知暂无药可用,待化脓后再去就诊。患者来诊时血细胞检查无异常,四诊合参,诊为阴疽。治以温阳散寒、温经通脉之法,方用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药用熟地15g,鹿角片10g,桂枝12g,干姜9g,麻黄8g,白芥子6g,当归10g,细辛4g,忍冬藤15g,石斛12g,黄芪20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将药煎煮三次,前二次内服,第三次煎水浸泡患指。

二诊:2015年4月13日,服上方后全身怯寒感渐减,右手亦不再需戴手套,右手掌及手指仍漫肿,右手中指前半段肤色变红,指尖部位略有疼痛,余症同前。舌质仍淡,苔白底浮黄;脉略细、微弦。再以前法续进,原方加红花8g、黄芪用至30g,忍冬藤改鸡血藤15g,5剂。

三诊:2015年4月20日,就诊时以纸巾裹于右手指头,诉服前方后手掌肿见消,手掌转温,服前方3剂后中指指尖即开始化脓,中指有轻微灼热感,近两天指尖有较多黄脓水排出,手指疼痛已不显但觉瘙痒明显。舌质淡红,苔薄净;脉略弦仍细。方已奏效,治以原法兼以清解,药以原方去细辛、红花加连翘12g,续用5剂。

四诊:2015年4月25日,服前药后手指肿亦消,脓液量较前显减,现流少许清稀脓液,手指痒亦较前减,指甲出现分层,手指末端皮肤黑色范围亦缩小,余尚平,舌脉同前。患者阴毒已消,治以扶正补虚、益气活血兼以清解余毒,方用神功内托散加减,药用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2g,黄芪30g,附片12g,党参10g,白术12g,广木香6g,炙甘草6g,忍冬藤20g,红花4g,连翘12g,5剂。

五一节后复诊,右手中指前端已结痂,皮肤颜色正常,新指甲亦已长出,手指已无明显不适,未再用药。

2 体会

本例患者为右手中指阴疽,共服药20剂,从治疗经过来看,虽然以治阴疽代表方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为主,但却是运用了中医外科疮疡内治的消、托、补三个治疗原则。初诊时从患者穿戴、背脊凉冷、舌脉诊及患病中指的形色来看,可以诊断为阳虚寒凝、气弱血瘀、经脉痹阻之阴疽,故治疗上首先采取温阳散寒、益气通络治法,方用治阴疽之祖方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并加黄芪、忍冬藤、石斛三药。阳和汤为治疗阴疽之专方,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血虚寒厥证,因其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作用,现广泛应用于因寒凝经脉所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方证相符故合而用之。此外,重用黄芪以补气行瘀;忍冬藤入血分,治一切痈疽疥癣,《医学真传》言其为“宣通经脉之药……通经脉而调气血”[1];石斛《本经》言其“主伤中,除痹”,《本草经解》在论述石斛的功效时也言其能除痹[2]。

复诊时患者怯寒感渐减,患指肤色由白转红,指尖始有疼痛,是阳气渐复之症,治疗仍以阳和汤温阳通络为主,并加重黄芪用量以促使成脓,用红花、鸡血藤活血祛瘀,通利经脉。前二诊治法主要为内消法,五版《中医外科学》教材在总结消法的作用时说“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内消,亦可以移深居浅,转重为轻”[3]。三诊时,患者中指脓已成,并有灼热感,故遵原方仍用黄芪30g以益气托脓;加用连翘清热托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且性能托毒外出,又为发表疹瘾要药”[4]。故此阶段的方药的结合了托法,以托脓外出。四诊时,脓液转清稀,量亦较少,阴毒已消,此时治疗以补养气血为主辅以活血通络之品,方用神功内托散去消痈排脓力雄的穿山甲,加鸡血藤、红花、忍冬藤养血活血,续用连翘以清余毒,最后一诊的治法又兼用了补法,补益气血以托余毒外出,促使疮口的早日愈合。

从本例阴疽的治疗经过来看,外科疮疡的治疗,辨证是关键,“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一定要先辨清疮疡的阴阳属性,治疗上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原则性的错误。其次,在治疗上要树立整体观念,根据疮疡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确定不同发展阶段而针对性的选用消、托、补法,方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此例患者经过四诊共20天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免去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也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清·高世栻撰.王新华点注.医学真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8.

[2] 清·叶天士撰.张淼,伍悦点校.本草经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5.

[3]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6.

[4]张锡纯著.河北新医大学《医学衷中参西录》修订小组修订.《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366.

(收稿日期:2015.06.03)

猜你喜欢
阳和汤
单兆伟运用阳和汤经验举隅
火针拔罐联合阳和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验案1则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应用阳和汤联合鲑鱼降钙素的临床观察
阳和汤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阳和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阳和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