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30 05:01陈伟民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问题

陈伟民等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乏力、生产规模小、生产观点陈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现代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改变片面追求产量,大力注重环境保护;加大投入,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现代农业;问题;推广队伍;加大投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300-01

自从中央“两免三补”政策相继出台后,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

1 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乏力,农民种田收入低 目前就江苏省一些市县区的农技推广存在人员素质低、年龄老化、技术落后、推广手段陈旧、资金紧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据调查扬州、泰州等市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20%,30岁以下人员还不到10%。有些乡镇只有2~3名农技人员,既要参加各类会议,又要参加乡镇各种中心任务,根本就没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大面积农业生产。而农民得不到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用错农药的事情经常发生。不少农民反映,由于农技人员不能到田头为农民服务和技术指导,他们一旦遇到技术问题时,也就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解决。绝大多数农户田间用药和施肥,一是凭自己的经验,二是看上边发下来的病虫害测报防治资料。有些农户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有一年在小麦收获时遇上阴雨天,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到第二年种麦时,农业行政部门要求适当加大播种量,结果导致小麦群体过大,农民不得不割去部分麦苗。如果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每批次种子的发芽试验,就不会带来这么大的麻烦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到城里就业的机会增大。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农村里的主要劳动力为文化低下的老弱病残人员,农技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可能是对牛弹琴。由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抛荒现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1.2 生产规模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30亿hm2,2003年下降到1.23亿hm2[1] 。根据国土资源局的最新统计显示,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低为0.09 hm2,仅为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2]。由于农民从土地中所得到的收益十分有限,靠种地挣钱已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物质投入居高不下,政府的粮食直补抵不上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农民收入。据测算,粮食生产的物质投入大约占总收入的60%左右,如加上劳动力管理、农机具和田间基础设施的折旧等,种粮几乎无利可图。这种零散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已造成农民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粗放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产出。同时,小规模的生产方式还会导致品种的布局困难、生产难以标准化,致使生产出的商品质量不稳定和安全性难以保证。

1.3 一味追求产量,忽视环境保护 有些地区目前农业生产还是一味追求高产,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然而,高投入带来的不仅是资源浪费,还严重对环境的污染。就肥料利用率而言,我国目前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55%以上的利用率差距较大。国外肥料利用率高的原因是他们不一味追求产量,不存在过多使用肥料的问题。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化肥使用量较小,利用率也很高。后来由于对产量的追求,加之农民图省事方便见效快,也就毫无顾忌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

一般提到高效农业往往只强调农业结构调整,但当高效的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过大时,不仅不能高效,还会导致农产品销不出去,给农民带来打击。这样的事例已发生得太多。适当降低投入,适度降低产量目标,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也是高效农业。

1.4 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现有的农业水利设施及设备大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建,十分老化陈旧。特别是苏北地区,村组财力有限,根本无法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量遇到干旱或水涝,农作物也就只能眼睁睁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北方麦区的干旱已经敲响了警钟;南方麦区田间内三沟不健全,外三沟和内三沟相互不通,个别地区还有少量的实心田存在。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改善,不仅跟新形势下农业发展不相适应,更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由于农业产出低、见效慢,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并不重视,甚至将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资金挪用。

2 针对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对策

2.1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要想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健全“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在结构设置、人员、资金、仪器设备上,政府要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要切实解决人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由于基层一线农技人员学历低,理论知识缺乏,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技能。

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户建设,建立农技指导员工作制度,重点推广实用技术,组织农技员入户为农民服务。要真正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的农业产业结构新格局。

2.2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 县乡领导在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扭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根据土地流转实际情况,政府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工作,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到土地流转的程序、合同和行为三规范;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解决规模经营大户季节性、临时性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

2.3 改变片面追求产量,大力注重环境保护 以高效为主要目标贯穿农业生产的始终,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高效可以通过高产获得,也可以通过优质获得,还可以通过降低投入获得。在农业生产中要全面权衡投入产出比,进行科学生产。

2.4 加大投入,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硬环境。加大对农业基础没施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改善基本生产条件。 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硬环境改善和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或者仅靠市场机制解决,都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不断扩大政府支持“三农”的规模和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总量,明确资金的投入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3]。

参考文献

[1] 曲凌夫.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 [J].农村经济,2006(12):31-33.

[2] 曲凌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7(11):24-26.

[3] 徐德金,赵国金.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71-372.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问题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赚钱的新模式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