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

2015-05-30 04:38孙宇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思维导图实验

孙宇

【摘要】思维导图将学习者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利于学习者的记忆,并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学校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已经融入了许多学科的教学当中,但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综合课的实践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在学校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综合课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指出思维导图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学习 实验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将学习者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释放学习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让学习者以发散的方式将知识点连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学习者接触到整体中的一个节点,都能通过其中的内在联系将其他相关知识联想起来,从而巩固记忆,并帮助学习者加深理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已经融入了许多学科的教学当中。就英语课程而言,已经有部分教师尝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词汇教学、听说教学、语篇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综合课的实践还比较少,研究也还不多,因此,思维导图在英语综合课上的应用和研究还有待加强。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着眼于探究思维导图在英语综合课中的应用,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教学课堂,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本校英语成绩均处于中等水平且班级人数也相当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学习,对照组不参与实验活动,只提供相应的样本和数据。实验期为1年。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个班级进行综合测试,比较两个班的成绩差异;并在实验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课堂的满意程度。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独立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记忆与理解。此外,教师还根据不同时段的教学重点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如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展示思维导图等,一方面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为学生合作互助、共同进步营造环境。实验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因此,教学中设置了阶段性测试和总测试,阶段性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其中测试,总测试即为期末测试。每个测试都涉及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各部分均占25分。将两个班各个部分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将实验班实验前后各个部分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将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各个部分的个人成绩进行对比,就对比结果进行讨论。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满意度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问卷中,让学生对思维导图在培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力方面进行打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另外,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做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总体评价,说明原因,并可提出改进意见。

二、实验结果

1.成绩分析。在实验考试前,让两个班进行测试,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6.5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平均分分别为18.3分、18.6分、20.7分、18.9分,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77.3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平均分分别为18.7分、18.9分、20.6分、19.1分。可见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而实验实行后的第一个单元测试的成绩显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8.1分,较实验前提高了1.6分,除了听力部分的成绩与实验前持平,口语、阅读、写作各部分的成绩都有了提升。而到了期末测试,实验班平均成绩上升为83分,较实验前提升了6.5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部分的平均分分别为19.2分、19.8分、23.4分、20.6分,分别比实验前提高了0.9分、1.2分、2.7分、1.7分。而对照组班在期末的平均成绩为79.5分,仅提升了2.2分,比实验班同期成绩低了3.5分。另外,学生的个人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此外,通过比较实验前后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各个部分的成绩差值,发现:差值最大的阅读部分,其次是写作、口语、听力(见表1)。由此可知,思维导图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写作和口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句式,并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写作不再拘束和狭隘,让学生不再无话可说,不再有口难言,使得写作和口语话题变得丰富、充实。至于听力部分,虽然提升幅度不及其他三个大,但也提升0.9分,这与听力部分的特殊性是有关的。听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一定的词汇、句式、惯用语以及其他知识的储备,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去适应一定的语速并熟悉语调,思维导图难以兼顾两个方面,是以无法快速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2.调查问卷分析。实验结束后,向实验班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60份。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填写。调查结束后收回60份有效问卷。从统计结果来看,在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一项上,有16名学生打了5分,30名打了4分,其余16名打了3分;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项上,10名学生打了5分,35名打了4分,12名打了3分,3名打了2分;在“培养合作能力”一项上,17名打了5分,31名打了4分,10名打了3分,2名打了2分;在“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一项上,21名学生打了5分,30名打了4分,9名打了3分。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是持肯定态度的,76.67%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分别有75%、80%和85%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合作能力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力。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高。

另外,在满意度方面,有18名学生表示对思维导图教学“非常满意”,有35名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表示“满意”,而有4名学生认为“一般”,3名学生对对思维导图教学“不满意”,认为思维导图没有帮助其获得进步或者进步不大,但他们都未提出任何改进建议。现将结果统计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对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课堂表示满意,这说明,这些学生都在思维导图教学和学习中有所收益。

三、结论

本次实验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综合课中,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让学生懂得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能力,教学成效良好。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将近90%的学生对思维导图持肯定和满意态度,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本次实验获得了成功。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通过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增强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是对传统线性思维的一种突破[5]。将思维导图融入英语教学,整合教学听说读写各个模块,不仅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种高效而优质的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娜.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0(12):132.

[2]陈莹.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1):117.

[3]李琳,胡学文.谈思维导图解决大学英语课堂的认知负荷问题[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6):84.

[4]刘宁,杨瑛.思维导图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 24(2):72.

[5]白志刚,赵敏.思维导图在英语专业听说课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思维导图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