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招子鼓

2015-05-30 10:48韩霞
当代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鼓鼓点鼓声

韩霞

招子鼓历史悠久,除邯郸的隆尧县外,还辐射到柏乡、宁晋、任县等周边地区。关于招子鼓的起源,民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的两种流传最广。

其一,据国学大师陈寅恪考证,李唐家族的祖居地在隆尧(现在该县魏庄镇王尹村仍有唐陵遗址),李氏创立唐王朝后,李世民兄弟为了争夺皇位,勾心斗角,手足相残,李世民藏在宫内的大鼓之中躲过这场灾难,登上王位。因此,李世民对大鼓特别偏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朝中有什么喜庆之事,均以击鼓助兴。此后,击鼓习俗逐渐传回原籍。

其二,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每逢作战必用鼓队擂鼓助威,起义军听到鼓声,士气大震,打了不少胜仗。李自成给大鼓系上彩绸,装饰一新,在一片咚咚的战鼓声中凯旋而归。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招子鼓。

招子鼓原称“鼓会”,具有欢乐、红火、曲调明快、色彩浓郁等民间风格,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历史上起过传递信息、庆祝丰收、祈福辟邪、自娱自乐等作用。

招子鼓在众多的鼓类(如排鼓、战鼓、跑鼓等)中,独具特色。它最大的特点是每个小鼓演员的背上,都有一杆鼓招子,招子杆高1.8米左右,顶端有一个木制彩盘,彩盘四周有钢丝和弹簧,并挂有五颜六色的彩绸和小铜铃,顶端插一束彩色鸡毛掸子。随着演员的表演,掸子唰唰摆动,彩绸随风飘舞,小铜铃有节奏地叮咚作响,气氛和谐雄壮。

从画面上,演员装束大体可分三层,其中演员腰中的小鼓形成一层图案;演员头上的彩色包头和生动的脸谱是一层图案;招子顶端的鸡毛掸子和彩盘又形成一层图案。三层画面整体来看是一个立体图案,它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有效地占用了空间。近可看到演员表演,远可看到掸子的摆动,画面生动美观,鼓声响亮震天,构图与场面调度和谐完美,起到了烘托气氛、激发情感的作用,令人大饱眼福。“鼓会”也由此改名为招子鼓。

1984年,隆尧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走访了在招子鼓活动中资格最老的艺人牛家桥乡高桂合(已故)。据老人介绍,招子鼓大约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成型。那时,该县澧河、滏阳河、午河、小漳河一带地势低洼,三年有两年闹水灾,因此不是减收就是颗粒不收。老百姓面对洪水,一方面常常用招子鼓的形式求助上苍祈祷神灵,寻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另一方面,用招子鼓来召集民众,以不同的鼓点说明灾情的大小、急缓;在决口的地方,都要树起高高的招子,让人们明白治洪地点。到现在,招子鼓的鼓点有大鸡上架、小鸡上架之分,说明当时招子鼓是用来传递信息、说明灾情的重要工具。

如今,招子鼓的祭祀功能逐渐消失,但它潜在的祈福功能和渲泄情绪的形式仍然保留下来。它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喜爱,为招子鼓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时期,招子鼓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受到冷落。从1982年开始,县文化馆组成了专门班子,对招子鼓进行了挖掘整理。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班,对其进行了提炼加工。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配合企业单位,多次到石家庄、邢台、保定、南宫、清河等地进行宣传活动。1995年参加了第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式表演,获表演优胜奖和导演一等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招子鼓已深深扎根在隆尧沃土,它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自娱自乐,抒发情感,活跃文化生活,庆贺佳节喜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全县共有6个招子鼓班会,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活动较多、规模较大的只有狮子疙瘩和千户营两个班会。

招子鼓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舞姿优美,不受时间、地点、场地的限制,队伍可大可小,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二三十人。具体可分行进表演和定点表演。

行进表演时,队伍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般由四路纵队组成,中间是两队小鼓,两侧各有一队大铙或大钹,总指挥手持令旗,掌握着队伍的前进速度和节奏,另有两名丑角,手持小扇,脚踩鼓点节奏,在鼓队中来回穿花、逗乐,别有一番情趣。第二部分是一部机动车(过去用马车),车上有一面直径约1.5米~2米左右的大鼓,由四人轮换击打或同时击打,大鼓两侧有4至6面小马锣,车头上方插一面鼓会的会旗。队伍在阵阵雄壮的鼓声中,精神抖擞,气势昂扬。

在行进过程中,一般保持四路纵队。定点表演时,大鼓和马锣停在表演场地一侧,小鼓和大钹大展雄威,队形在有力的鼓声中变化无穷。如二龙出水、五股穿心、插花、跑对角、串八字、大围场、龙盘柱等,表演步法一般以小碎步、蹲步为主,花样繁多,动作变化多样。

招子鼓全部是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马锣、大挠或大钹。大鼓、小鼓均为牛皮制件,大鼓直径有1米、1.3米、1.5米或2.1米不等,小鼓直径一般为0.33米或0.43米。铜器有大钹和马锣。

鼓点有70多番,如:大鸡上架、小鸡上架、鸡落架、浪荡铜、大四番、小四番等。

在强烈的鼓乐声中,演员不断变换队形,小碎步快速前进,背上的鼓招子突突乱颤,整个动作快而不乱,挺拔而又幽默,妙趣横生,把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招子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传身授,这种传授方式有其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老艺人大多文化程度低,传授不系统,只凭自己的理解传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二是范围有限,传授地域狭窄。三是由于受传授方式和地域的限制,招子鼓没有明显的突破和提高,长期处于保守状态。近年来,虽然当地政府做了一些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但仍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些颇有造诣的鼓手因年事已高逐渐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许多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招子鼓手无人培养,造成了招子鼓队员老化、班会减少的局面。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消失,传统节日逐步由现代节日取代,主要活动阵地日益萎缩,招子鼓在广大乡村中的展示平台越来越少。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小鼓鼓点鼓声
鼓声铿锵颂党恩
苗鼓声声
鼓点
一面鼓
你好,小鼓
小鼓
永远的小鼓
肚子里的鼓声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秋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