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生物制剂对有机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015-05-30 10:48唐洪杰魏萍姚夕敏徐玉恒马宗国沈庆斌
农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物制剂白粉病

唐洪杰 魏萍 姚夕敏 徐玉恒 马宗国 沈庆斌

摘要:白粉病是危害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生物制剂防治黄瓜白粉病对满足有机农业标准(GB/T 19630—2011)要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研究比较了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亿cfu/g)和氨基寡糖素对有机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较轻时(病情指数低于18.19),连续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稀释液和700倍稀释的氨基寡糖素能较好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2%~90.7%和52.5%~91.5%。建议在有机黄瓜未发生白粉病危害或白粉病病情指数小于10的情况下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控。

关键词:生物制剂;有机黄瓜;白粉病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600

0 引言

黄瓜白粉病主要由白粉菌引起,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可侵染,且具潜伏期短和再侵染频繁的特性。白粉菌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湿度80%以上,最适温度20~25℃,是危害保护地栽培黄瓜的重要病害。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黄瓜白粉病造成环境污染和病菌抗药性增强,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人蓄无毒的特点。

枯草芽孢杆菌是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生防作用,且能产生抗逆耐热芽孢,利于生物制剂的生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国更严格的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2011)颁布与实施,生产投入品投放要求更加严格,绿色蔬菜生产中可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的中毒和低毒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类产品在有机蔬菜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因此建立适合有机蔬菜生产的病害防控技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制剂符合有机蔬菜病害防治的要求用,本研究对有机园区温室大棚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构建有机黄瓜生产中白粉病的防控技术体系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研究田间试验于2013年10月在农科院试验基地西区温室大棚中进行,室内试验于2013年12月在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10亿cfu/g,50g/袋),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氨基寡糖素:山东国润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2 供试黄瓜‘津优36、‘津优38和‘津优308,有机方式种植。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在农科院试验基地西区温室大棚中进行。共划分Ⅰ、Ⅱ、Ⅲ3个小区,每小区设4个处理:(1)TB1,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稀释;(2)TB2,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3)T3,氨基寡糖素700倍;(4)CK(对照),喷施清水。每处理4行,每行25棵黄瓜。

Ⅰ、Ⅱ、Ⅲ区分别种植黄瓜‘津优308、‘津优38和‘津优36,其中‘津优36为嫁接苗,‘津优38、‘津优308为实生苗。2013年11月8日第1次喷施,隔3天喷施第2次,隔5天后喷施第3次。于2013年11月14日和11月21日2次调查白粉病的发病情况。

调查方法如下:每处理随机抽取40株调查植株所有受害叶片上出现病斑面积。根据发病面积进行分级:0=无症状,1=0.1%~5%,2=5.1%~20%,3=20.1%~40%,4=40.1%~100%。

1.3.2 试验仪器日本产Olympus IX51-A21PH,放大倍数:40~400 X。

1.3.3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Origin 8.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中3个小区有机黄瓜的发病程度不同。喷施前,第3个小区的发病程度最重。2次喷施药剂(5天)后进行第1次调查时,第m个小区的病情指数已经达到了38.41。第Ⅱ个小區和第Ⅰ个小区的病情指数比较接近,但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氨基寡糖素在第1个小区的防病效果比较好,分别达到72.0%、80.4%和52.3%,高于其在第11个小区的防效。在第111个小区控制效果不明显。第3次喷施药剂并摘除下部叶片后,第1和第11个小区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病情指数明显下降(见表1)。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稀释液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7.2%和90.7%,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也可达到86.4%和79.7%,氨基寡糖素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为91.5%和52.5%。但在第Ⅲ个小区的病情指数仍然高达31.11,在该小区喷施药剂对病害的发展无控制作用。

3 讨论

有机黄瓜生产中队病害防治的要求比较高,只能选择使用活菌制剂和某些植物提取物类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本试验表明,氨基寡糖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用于有机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在白粉病发病比较轻时,2次喷施后可以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防治效果分别可达到50%和79.7%以上(见表1)。氨基寡糖素主要成分为壳聚糖和寡聚糖,由贝类等海洋生物外壳及植物、微生物细胞壁降解制成,而壳聚糖和寡聚糖类物质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减轻病害的发生,该生物制剂主要通过控制病原菌的侵染和繁殖减轻病害。而芽孢杆菌则主要通过分泌脂肽类和蛋白类抑菌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孢子萌发、生长与繁殖,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生态位点和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方式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中的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由枯草芽孢杆菌B006研制而成,该菌株可产生抗生素surfactin和fengycin,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也可抑制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对白粉病菌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嫁接是有机生产中允许应用的一种代替轮作解决重茬连作障碍的农艺措施,试验表明嫁接所用砧木‘京欣砧5号具有根系发达、抗病性好的特点,然而,本试验中第Ⅲ个小区的嫁接黄瓜发病程度最重,这是因为环境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生物制剂对病害的控制的效果。本试验中3个小区的发病程度不同,喷施前,第Ⅰ、Ⅱ小区发病程度低于第Ⅲ个小区,2种生物制剂的防病效果也表现为在第Ⅰ、Ⅱ小区防效比较好,然而,第Ⅲ小区的病情指数在2次喷施生物制剂后仍然可达到31.1%。这与各小区在大棚内的位置有关。第Ⅲ小区位于棚室东侧,温度高于棚室西侧的Ⅰ、Ⅱ小区,而低温不利于白粉病孢子的萌发。因此,当环境条件适合黄瓜白粉病流行时,再使用生物制剂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目前可选择的生物制剂品种很少,因此在有机黄瓜生产中,尽量创造不适合病情流行同时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结合使用生物制剂,才能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4 讨论

在有机黄瓜生产中,病害的控制效果与生物制剂使用时间以及病害的发生程度有关。温室条件是影响有机黄瓜白粉病病害的发生程度和生物制剂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建议在病害发生早期,连续喷施,10亿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实际含量为30亿/g)200倍稀释液3~5次,对有机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控制白粉病的严重发生。同时,对大棚的温度和湿度适当进行调控,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猜你喜欢
生物制剂白粉病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新厂即将投用!“中草药+功能性生物制剂”成破局之道,金林生物再发力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