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研究

2015-05-30 10:48杜琼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培育

杜琼

摘要:云南“沿边开放”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由单一的东向突进向东西并进的转变,推进西部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实现东西联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边民生活水平,实现边境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云南沿边开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横向来看,云南沿边开放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提升云南沿边开放,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已有的区位、政策等优势;另一方面要着重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努力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

关键词: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提升沿边开放”后,云南省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推进沿边开放中,不论是在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还是在推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从整体来看,云南沿边开放的潜在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与其他沿边兄弟省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云南省提升沿边开放取得的成绩

(一)沿边开放口岸不断增加

云南省共有23个口岸,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6个,其中空港3个、水港2个、铁路1个、公路10个,有11个口岸对第三国人员开放;省政府批准开放的二类口岸7个,均为公路口岸。全省边境口岸中对越5个口岸;对老2个口岸;对缅11个口岸。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口岸发展规划(2011—2015年)》,云南将再新开设7个一类口岸,即西双版纳关累水运口岸、瑞丽铁路口岸、腾冲和芒市机场口岸,以及田蓬、都龙、勐满3个公路口岸。

(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关便利化程度提高

目前,云南省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已完成瑞丽、河口、磨憨、孟连、南伞等口岸16个新建联检楼和查验货场建设;腾冲猴桥、天保、章凤、勐康、都龙等口岸14个联检查验设施在建中;电子口岸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关效率提高。全省重点口岸90%的本地边民使用自助通关系统,人员出入境速度提高到5~8秒,企业账册备案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半个工作日左右,报关时间平均从三小时缩短到三四十分钟。

(三)沿边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2012年云南省对外贸易额达到210亿美元,增长31%。其中出口总额100.18亿美元,增长5.8%,出口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09.87亿美元,增长67.6%,进口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 201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8.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出口拉动GDP增长23.8个百分点,进口对GDP的拉动则有所下降。

(四)重点口岸龙头作用突出,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

2013年,全省23个口岸进出口额达118.5亿美元,三年翻了一番;进出口货运量1191万吨,同比增长40.4%;出入境人员2935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出入境交通工具559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 26.7%。 2013年口岸进出口额是 “十一五”末的2.2倍;进出口货运量是“十一五”末的1.3倍;出入境交通工具首次突破500万辆(艘、架、列)次,沿边开放新高地效应初显。五大口岸四项指标比重均占全省口岸的65%以上,其中口岸出入境人员指标占全省口岸出入境人员总数的71%。

(五)促进了云南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截至2013年,全省贸易伙伴已达的179个,贸易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 与东盟贸易额为109亿美元,增长61%,占全省外贸额比重达42.2%。与发达市场欧盟、美国贸易额分别为17.4亿美元和12.4亿美元,增长57.1%和1.3倍,占全省外贸额比重由上年的7.8%升至11.5%; 与台湾、韩国贸易额分别由上年的2.7亿美元和1.3亿美元增加到11亿美元和10.2亿美元;与南亚国家贸易额为7.8亿美元,增长35.6%。

(六)边合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2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云南省加快推进建设麻栗坡(天保)、耿马(孟定)、腾冲(猴桥)、孟连(孟阿)、泸水(片马)和勐腊(磨憨)六个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并积极争取国家将其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明确意见。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2013年12月16日红河综合保税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云南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

二、云南省提升沿边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以陆路交通为主,物流成本较高

云南的对外开放主要以内陆路交通为主,绝大多数货物运输与旅客运输均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特别是公路运输承担了主要运输任务。2011年,云南省货物运输总量、旅客运输总量中公路的占比分别为81.1%、88%,铁路的占比分别仅为17.6%、8.5%。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及较为滞后的交通建设,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物流成本偏高。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GDP的10%以下,我国为18%,云南则高达24%。较高的物流成本极大地限制了云南与外界的联系,成为制约云南对外开放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自我发展能力弱,政策依赖度较强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远离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论是在市场发育、经济发展,还是在商品意识、社会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其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对国家政策的依赖度较强。一是财力不足。2013年,云南省地方财政自给率仅为39.32%,这表明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持。二是金融支撑不足。一方面金融机构不完善,银行金融机构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少,而在一些边境县除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再无其他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发展缓慢。2013年,云南上市公司通过A股市场筹集资金253.4亿元,仅占全国的6.6%,债券筹资501.8亿元,仅占全国的1.37%,云南资本运作远远低于东部省区,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相对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不足。2012年,全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有0.64%,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R&D经费支出和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3项指标仅为全国的1/3。四是人力资本不足。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来看,云南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8.4%和5.78%,均低于全国8.7%和13.1%的平均水平。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云南很难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云南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

(三)边境口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对沿边开放支撑不足

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其边境口岸地区多为少数民族集居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地方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2013年,25个边境县的人口总数为650.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49%,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0.03%,全部工业增加值仅占7.51%。在三次产业比重中,绝大多数边境口岸县第一产业比重都超过20%,有的甚至高达45%以上,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普遍较低,这说明云南边境口岸县城多数仍然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发展严重不足,缺乏产业支撑。

(四)毗邻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难以与之做大贸易规模

云南主要贸易伙伴国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地区,而这一地区除少数国家经济较为发达外,多数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例如云南最大的贸易伙伴缅甸,2013年人均GDP在世界排156位。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越南排在130位,老挝排139位,印度排138位,印尼排113位,菲律宾排122位。这些国家经济总量小,购买力弱,资金、技术缺乏,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在与之进行贸易往来中,很难像当年我国沿海地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形成贸易的大进大出,贸易规模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

面对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云南省要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突出“西向开放”战略机遇,在深化开放发展中,加快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提升云南开放水平,使云南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培育人文交流平台新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对我们心存疑虑,这也是“中国威胁论”得以在此立足的原因。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历来交往密切,拥有良好的人文交流基础。我们应全力搭建人文交流平台,在加快推进商务合作的同时,采取举办区域合作论坛、开展院校合作培训、民族文化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人文交流,促进相互了解,扩大合作共识,让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二)培育产业聚合效应新优势

充分发挥区位带动作用,用好“桥头堡”政策、试验区政策、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政策、边境经济合作区政策及保税区政策,推进滇中产业新区、瑞丽提升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红河保税区及西双版纳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通过引进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现代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改变云南产业弱小的现状,逐步形成滇中地区与沿边地区互为影响、互为带动、互为促进的产业聚合优势,为云南提升沿边开放培育良好的产业基础。

(三)培育沿边金融服务新优势

抓住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及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尽快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组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金融建设,开发和扩大金融服务产品,激活金融服务市场,为跨境经济合作、扩展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开发创新具有云南沿边金融发展特色的网络金融产品和网络金融交易模式,构建符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模式。

(四)培育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新优势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的背景下,云南应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充分利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新经济走廊”建设的机遇,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沟通交流合作,为国内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并引导企业做好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增强国内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立足云南资源优势,有重点地培育和扶持国内市场效益好、前景广的产业项目,积极扩展国内市场,把云南建设成为聚合中国西南及南亚市场要素的核心区域和制造业中心,不断增强云南的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五)培育点线结合的区域开发开放新优势

培育点线结合的区域开发开放新优势,充分发挥滇中地区的经济集聚功能,通过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来为云南沿边开放的提升提供腹地支持。一方面,充分利用滇中4城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增强各地在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有效合作,打造区域优势,形成区域合力,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瑞丽、河口、勐腊及临沧边合区为支点,打造沿边经济带,协调整合滇中地区与沿边地区的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功能区域规划等,减少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云南提升沿边开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培育
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反思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成长200步 步步“进”心——实施“成长200步”工程培育“和乐好少年”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