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的真相颠覆三观的历史

2015-05-30 10:48张宸铭
国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吴佩孚杨虎城魏晋

张宸铭

1.1753年(乾隆十八年),苏禄(菲律宾)“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但此时乾隆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岸线以外并无兴趣,甚至认为华侨都是“汉奸”,死不足惜,殖民者杀死华侨对中国有利。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他显然不会对纯属“外人”的苏禄请求有丝毫积极回应。苏禄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的请求最终被婉言谢绝,但双方的“藩属”关系依旧维持。

2.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娶,女子十三岁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

3.齐白石27岁那年正式从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据记载,他一生只间断过三次:第一次是他6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岁那年,他的母亲辞世,由于过分悲恸,几天不能画画;第三次是他95岁时,也是因生病而辍笔。而这三次加起来也仅仅一个月。

4.西安事变开始之后,张学良见蒋介石表示抗日了,就以为目的达到,其他的并没有多想,所以准备放了老蒋。而杨虎城则深谋远虑,他深知蒋介石对此事决不会善罢甘休,如放蒋介石回去,以后自身恐怕难保,所以杨虎城主张杀蒋介石。据说当时杨虎城已经把枪口顶到蒋介石的头上了,但张学良从中阻拦,使杨虎城没能如愿,这也是蒋介石后来为什么要杀杨虎城的原因之一。

5.魏晋时期,男人必须长得像美女才会被称赞,柔婉的女性美是美男标准。因此,大家拼命向“伪娘”线路上走。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口红、喷香水,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当时著名的伪娘有:玄学大师何晏、文学家曹植、潘安、书法家王羲之!

6.韩复榘喜欢出巡,美其名曰“视察民间疾苦”,却是走到哪里杀到哪里。有一次,他到临沂县视察,碰到一件两姓相互仇杀的案子:唐姓一家在1925年时被王姓杀死六口人,五年之后唐家复仇,杀死王家七口人。一了解才知道,鲁南民风强悍,打官司又要花费许多钱,所以有事通常都是自家采取直接行动,并不报官。韩复榘得知后大为震怒,随即下令传来王、唐两家人,然后问姓唐的全家还有多少人。

唐家人回答说:“家里有十一口人,年纪最大的84岁,最小的12岁。”韩复榘听完毫不思索地命令道:“把唐姓全家十一口人全部抓起来,一律枪毙!”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为惊讶。

临沂县长便提醒韩复榘说:“王家也杀了人。”韩复榘说:“民国十四年我没有来山东做主席,当时的事我不管;民国十九年我做了山东省主席,姓唐的还敢乱杀人,那怎么成!你不要多说话!”吓得县长不敢作声了。

韩复榘的顾问张联升看不下去,就在一旁劝韩复榘说:“请主席把那个84岁的老头子放了吧。”韩复榘摇头表示:“留着他一个也会哭死的,还是一齐杀掉了好。”于是唐姓一家老小十一口人全部被杀光。

7.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1.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2.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3.问题到了严重的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曾国藩死后40年,大清朝终于灰飞烟灭。

8.明末崇祯要皇室大臣捐100万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李自成进京后向他们追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搜出来7000万两。

9.三菱集团的前身——龟山社,其最初的创始资金是坂本龙马靠把小弟丢给女富豪当男宠借来的,那个小弟就是后来打败清国废除日本对外不平等条约的名臣陆奥宗光。

10.吴佩孚自负风流,认为自己和其他大老粗军阀颇有不同。他打仗讲究奇门遁甲之术,花大力气研究术数和阴阳造化的学问。因此他打仗时,一定要择良辰吉日才行事。

吴佩孚有一套理论,就是云在何处,雾生何方,敌人就在哪里,便在哪一方位布置重兵。此事在军中广为流传,有人不无戏谑地说:“吴佩孚用兵——看天!”

吴佩孚不只看天,还信神。他极为崇拜关羽、岳飞等将领,军中常年供着关羽的像,遇到事情不能决断之时,就磕头请关帝爷给他出主意。他自负儒将风流,不喜欢穿军服,经常穿着袍服,戴着冠带,左右各立一个童子,一人捧剑,一人捧琴,大有诸葛亮再世的风采。

11.魏晋风范,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迷人。这帮文人不穿衣服,是因为他们天天炼丹药,吃丹药,体温比常人高、皮肤比常人敏感,当时的纺织物容易磨破皮肤……

魏晋上层人物都不爱洗澡,在自己身上养虱子,然后捉来吃……

这是当时非常时髦的做法。那个时候的丹药富含各种有毒物质,所以大多文人长期处在迷幻状态中。所谓魏晋风范,什么裸奔、喝酒、大哭……就是一帮古人,天天嗑药磕H了头,跟现在的瘾君子没两样。

12.“五石散”是何晏开始吃的。五石散影响了魏晋的衣食住行乃至社会风气。吃了五石散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因为皮肉发烧,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因皮肤容易磨破。穿鞋不方便,所以不穿鞋袜而穿屐。更因皮肤容易破,不适穿新衣而宜于穿旧衣,衣服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有虱子。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猜你喜欢
吴佩孚杨虎城魏晋
杨虎城南阳“扫黑除恶”传佳话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阴谋如何得逞?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
牙医确认杨虎城将军遗体
吴佩孚的批文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