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试药替身

2015-05-30 10:48小卡吴君
健康之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试药个体化癌细胞

小卡 吴君

如何帮癌症患者试药?

癌症有很多种治疗方法,例如化疗、放疗和手术。就以化疗药物来说,对每种癌症也有很多选择。医生会先给患者尝试一线药物,一段时间过后效果不佳,再尝试各种二线药物,以此类推。医生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够知道到底哪种药物对患者效果最好。可时间就是生命,这种类似“撞大运”的尝试方法可能轻易消耗掉患者仅剩的寿命。另外,化疗药物会让患者出现很多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多次的尝试对患者虚弱的身体也是一种折磨。

如果有更安全可靠和便捷的方式来试用这些药物就好了,例如取一些患者的癌细胞在实验中培养,然后对这些培养皿中的癌细胞试用各种药物,最后才把效果最好的使用到患者身上。可癌细胞在培养皿中不易存活,即使存活也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有很大区别,所以培养皿中的癌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并不能代表肿瘤的真实反应。

为癌症另找一个宿主

肿瘤并非癌细胞单一的集合,而是更像一个复杂器官,由不同种类的癌细胞和血管组合而成。只有在患者体外“复制”一个完整的肿瘤,才能够真正达到“试药”的效果。但是凭目前的技术,想要在实验室中凭空制造一个3维的肿瘤还难以实现。因此,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将患者的癌细胞移植到动物身上,让这些癌细胞在另一个机体中成长为肿瘤。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将人类的癌细胞移植到小鼠身上。这些实验用的小鼠经过基因改造,其免疫系统并不会攻击人类癌细胞,让其能长成肿瘤。那时,这种小鼠主要是被用于新药的动物实验,而现在,医药公司Champions Oncology则利用它们直接给癌症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试药小鼠比基因测序更实际

癌症的个体化治疗我们早已听说。简单说,每个患者的癌症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该为个体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而非使用千篇一律的标准疗法。例如,有的患者的肿瘤会制造大量名为Her2蛋白,那治疗的时候,医生就会根据这个特征来使用特殊的药物,但这种程度的个体化还远远不够。在未来的个体化治疗中,最被我们寄予期望的武器是基因测序:通过扫描患者癌细胞的基因信息,来为患者挑选最适合的药物。然而,即使基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眼下医生也无法仅依靠基因信息来判断哪种药物最合适。基因测序针对的是肿瘤中的癌细胞,而我们已经知道肿瘤是一个有机的、立体的“器官”,所以其他没有接受测序的癌细胞仍然无法判断。

Champions Oncology公司利用小鼠来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是用现有的技术帮患者争取最多的时间。一位患者患有胰腺癌,医生原本判断她只有半年的寿命可以活,于是必须争分夺秒地找出最好的治疗方法。Champions Oncology公司把该患者的癌细胞移植到了多只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背上,一段时间后,医生开始对每只小鼠使用不同的药物,然后观察它们背部肿瘤的反应。最后找出了对这位患者最好的药物治疗方案,她因此至少多活了1年。

根据Champions Oncology公司在欧洲肿瘤医学协会上的报告,这种基因改造的小鼠对二三线抗癌药物的反应与患者的反应有高达87%的一致性。要知道,癌症患者使用二三线抗癌药物,成功率通常只有10%~15%。如果同时有多只小鼠能够帮癌症患者试用这些二三线抗癌药物,那成功率势必有大幅度提高。

打造更完美的试药小鼠

当然,这些试药的小鼠还不完美。患者的肿瘤通常长在身体内部的器官中,而小鼠的肿瘤却长在背部的皮肤下,不会长期面对来自免疫系统的攻击。还有,小鼠肿瘤中的非恶性细胞会逐渐被小鼠自身的细胞代替,让医生无法进一步观察非恶性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最后,小鼠背部要长出能用于试药的肿瘤需要时间,一旦患者已经进入终末期,可能等不到那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为了能够更快速而逼真地在小鼠体内“复制”患者的肿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者改进了这一技术。他们用覆盖着人体细胞的多聚物材料做出肿瘤的支架,同时在凝胶状的基质中培养癌细胞,然后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移植入小鼠体内。这样,仅需1个月,小鼠体内就能够长出患者的“翻版”肿瘤。除了试药,医生还可以用小鼠体内的这个肿瘤来研究癌症扩散的方式。例如,Champions Oncology公司就将覆盖着卵巢内膜细胞的支架和卵巢癌细胞一起移植到了小鼠体内,以此来研究卵巢癌是如何扩散到腹膜的。

对于扩散的癌症,医生常常束手无策,手术切除不了,化疗药物也通常不起作用。小鼠体内如果有和患者一样的癌症扩散,那医生便可以继续试药,为已扩散的癌症患者寻找适合的药物。

这种用小鼠来试药的个体化治疗方式并不便宜,试用一种药物就需要2500英镑(约2.3万人民币),一位患者通常需要小鼠帮其试4~5种药物,共需要11500~14000英镑(约10.6万~12.9万人民币)。虽然如此,小型临床研究给出的好结果仍然让许多患者都跃跃欲试。

猜你喜欢
试药个体化癌细胞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癌细胞最怕LOVE
做一天试药员
假如吃下癌细胞
试药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试药人:阳光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