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压力属于哪一种?

2015-05-30 10:48万金
心理与健康 2015年5期
关键词:欲求心身外源性

万金

我们处在一个3000年未有的变局之中:我们的国家在30年里追赶了西方国家300年所走的路。赶上这么一个好时代,我们很庆幸,但同时也很无奈。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未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我们也变得焦虑起来。整个社会,从幼儿园的孩子到退休的老人,从边缘的弱势群体到职场精英,无一不备感“压力山大”。

“减压”和“减肥”一样,成了这个社会中流行词语之一,压力管理也成为众多学科的学者长久热衷的研究主题。各种心理自助书籍洛阳纸贵,各种减压秘诀备受追捧。究竟哪些压力管理技巧有效、哪些无用,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我只是想问:“你了解你面對的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压力吗?”不对症下药,再好的药材也无济于事。同样,如果你不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压力,再有效的减压方法不仅毫无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想说:“请认识你面对的压力。”

关于压力,社会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压力有一连串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凡压必减”,将减压进行到底;另一种却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还是不要减了,甚至还要给自己或者他人施加点压力。到底哪种观点对呢?在此,我简要地给压力分个类,相信大家看完自有主张。

1内源性压力

与外源性压力

压力按其来源,大体可以分为内源性压力与外源性压力。形象地讲,压力分为“欲求不得”和“承受不起”。

内源性压力往往是“欲求不得”,它根源于现实满足不了我们的一些主观欲求。比如我们希望自己更富有、更俊美、更成功或人际关系更好。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现实的、理想和现实匹配的话,也就不存在压力了。如果我们的理想稍微高于现实的话,我们应当不断努力,改善现实处境,争取让其匹配。可是,现代社会的物欲刺激容易使我们“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个人能力总是有限度的,就像一只兔子偏想学长颈鹿那样吃到树顶上的叶子,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生活中太多的压力,就是因为想贪吃一片自己根本够不着的叶子,这种“求而不得”会使我们产生巨大的焦虑和压力。对于这类压力,最佳策略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明确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找到自己的定位,不为外界诱惑而迷失。

外源性压力往往是“承受不起”,是外界施加于我们的某些情境,使我们感受到心身紧张、不适应。虽然来自外界的强行施加,但外源性压力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压力还是分好坏的,专业术语叫“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如果一味减压,我们有可能错失成长的良机。

2挑战性压力

与阻碍性压力

先谈谈挑战性压力。常见的挑战性压力,如任务时间紧迫、工作复杂、工作责任重大等,这类压力往往逼迫我们不断走出舒适区、直面挑战,不断成长并体验到成就感。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稍许增加一点挑战性压力能促使个人能力的提高,达到“最大表现潜力区”。这就是为什么总是在任务的截止日期前,人们的工作效率会变得出奇的高。此时,“压力就是动力”这句话是正确的。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挑战性压力虽然有促进成长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负面影响。科学家们发现,这类压力还是会对个人的心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性过大的时候,我们感觉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时,就会出现心理应激,体验诸如焦虑、抑郁等消极负面情绪,而且成就动机受到打击,不利于成长。正如要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做四年级的数学题,他可能会有挑战感、成就感,而且确实会比一般的三年级孩子进步更快,但如果要求他做高中数学题,他只会感到崩溃和绝望。所以说,即便是挑战性压力也要适度,要让人觉得“跳一跳就够得着”才行。

总体而言,个人能力越强,就越能从容地接受更高的要求而不会感到压力。所以,面对这类压力,最佳策略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追求进步和成长。这样,我们能够适应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之前的情境就不会给你带来压力感。面对这种压力,如果一味靠心理调节技巧的话,我们就会不断丧失成长的机会。但我们也要记住,挑战性压力使我们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心身健康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所以,应对挑战性压力,除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外,还要学会放松。

“能力—环境压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去适应某些施加于我们的生活情境,但不是所有的生活情境。比如糟糕的家庭关系、不安全的工作环境、烦琐僵化的官僚程序和角色冲突等,这类施加于我们的外在情境就是阻碍性压力源。对于这些情境,我们自身难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局面,往往产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觉,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心身健康,而且对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也毫无益处。

对于这类压力,我们应该“将减压进行到底”。但正如其定义所讲,这些情境往往是外界环境施加于我们的,我们只能是被动承受。所以,最佳的应对策略是主动避开这些不利因素,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就需要心理调节或者寻找良好的社会支持,以提高自己应对逆境的能力。

压力管理,从正确认识压力开始。朋友,你要减的是哪一类压力呢?

猜你喜欢
欲求心身外源性
我受够了!
从心身角度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体会
清华与古厚
外源性防御肽(佰润)对胸腔镜术后气道黏膜修复的影响
清华与古厚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变化的时代与表达的欲求——从阿来《空山》中的文体试验论起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饮食男女”是什么意思?
外源性表达VEGF165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侵袭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