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三思而后教

2015-05-30 10:48刘欣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刘欣

摘  要:语文课前要“三思”,大处着眼研读课标,思考语文教学的方向;小处着手细读文本,思考每篇课文教什么;研究学生,因生制宜,思考教学价值所在,三思而后教,教得清清楚楚,教得明明白白。

关键词:研读课标  细读文本  研究学生

“语文课教什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语》中说“三思而后行”,教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语文课要三思而后教,清清楚楚地把握教学内容,才能教得正确,教得明白。

一、研读课标,大处着眼,思考——我要教什么

“语文课教什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写得清清楚楚。整体来看,有“总体目标与内容”,局部来看,又有“学段目标与内容”。但是,具体到一篇课文教什么,这些目标与内容又显得笼统而概括,导致不少教师过度依赖教师教学用书,只看到显性的教学内容,忽略了隐性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只看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而忽略了不同学段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承接和发展。

下面就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文,谈谈如何从课标出发,大处着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师用书中关于《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要求有三点。第一点,“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会写八个生字。”这是识字、写字数量上的要求,是显性目标与内容。认真研读课标,不难发现,除了识字、写字数量上的要求,课标还关注培养学生主动识写的愿望和独立识写的能力,更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这是隐性的目标与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存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本课教学还要把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写的愿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课程标准在小学三个学段中分三个层次提出要求,从“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小马过河》一课在第一学段,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它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朗读的过程,是初步的接触。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但忽视学生的年段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还未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情况下,便一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并未打好朗读的基本功,揠苗助长,得不偿失。就本课而言,虽然已到了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但仍要继续给学生放缓坡度,允许学生经历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的读书过程,进而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情感。

第三点,“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大多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一般在课堂上都会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注意的是,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教师不能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把分析强加于低年段,低年段学生还是以识字、写字为主。

研读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我们发现,“学习默读”还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虽然教师用书中的教学要求并未提及,但是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有“默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由上可见,“语文课教什么”必须从课标中寻找依据,寻找答案。认真研读课标,立足于整个小学教育甚至九年义务教育来看待语文教学,大处着眼,才能清清楚楚地把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正式颁布实施,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契机,扎扎实實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验稿与修订版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吃透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

二、细读文本,小处着手,思考——我要教什么

笔者在设计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准时的登陆表演》一课时,通过朗读发现,本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多达十五个,既有刚刚学过的词语,又有新接触的词语;“栖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南部的菲利浦岛上”这些词句不大好读,生僻的地理名词给学生阅读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帮助学生读好生涩拗口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鱼贯上岸”等新词的意思,采用生动的形式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等地理名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会使用学过的词语“如痴如醉”等表情达意都成为本课中“我要教什么”的一份具体答案。

其次,教师要认真地解读文本。从单元主题入手,对一组教材做周密的思考,对一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做深入的理解,通过教师用书及文本中的思考练习题揣摩编者的意图,明确“我要教什么”。

《准时的登陆表演》一课,不少教师会把落脚点放在仙企鹅的讨人喜欢上,更有甚者把此文当成科普说明文,把落脚点放在“生物钟”现象上。细读文本,单元主题是“神奇的大千世界”,这一课更多是对仙企鹅准时登陆这一奇观由衷的赞叹。因此,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在第四自然段,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仙企鹅准时登陆的神奇。仔细阅读课后题,揣摩编者意图,“我要教什么”有了更丰富的答案。第一题让学生设计海报,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第二题,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第三题,则是设问句的初步接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这是继《形形色色的植物》后,编者第二次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设问句了,在读中感受设问句的用处又是一项教学内容。走进文本,用心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研究学生,因生制宜,思考——我要教什么

教学为了什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语文课教什么,最本质的问题是学生需要什么。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起点,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才会把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只凭借自己的猜想预测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行的,照搬课程标准分析学情也是不行的。课文大多都是白话文,学生一读就懂,教师凭自己的感觉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感兴趣的老师不讲,学生会的老师却在拼命地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教学又怎会有实效呢?

语文课教什么,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大问题,不容小觑。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语文课前要“三思”,大处着眼看课标,思考语文教学的方向;小处着手读文本,思考每篇课文教什么;以生为本深研究,思考教学价值所在,三思而后教,教得清清楚楚,教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