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2015-05-30 08:40徐艳丽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作文教学培养

徐艳丽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旨在调动学生作文创新的积极性,更好的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作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

一、观察力的培养——于平凡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鲜

观察力是写作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就是用眼睛去看,而且是认真仔细的审视,而不是蜻蜓点水似的一瞥。作文的素材都来自生活,可是学生在写作中却感觉无材可取,苦思冥想不知该写什么!这主要是平时对生活缺乏认真观察所致。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母爱”的文章,这是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题目了,可是学生往往写不出新意来。于是我让学生利用周末仔细的观察,并作了如下的提示:母亲见到你时的表情,听你汇报学校里表现时的言语神态,为你洗衣、做饭、送你出门时的种种表现;不妨、把母亲以前的照片拿出来与现在做一下比较,体会母亲变化背后的东西……结果这次作文出乎意料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孩子对母亲总是感情最深的,但若是在文章里反复陈述母爱,直接抒情,还是不足以打动人心的,因为这样的文章还缺少些血肉。所以,学生们经过一次仔细观察母亲,会发现:原来最熟悉的亲人身上有很多东西被自己忽略了!于是,他们重新“读”一回母亲,也重新体会了一次他们习以为常的母爱!那么把这些观察得来的感受写出来就使得文章生动了,因为它不再只是一个骨架而是有了丰满的血肉,变得鲜活起来。

二、想象力的培养——于想象中激发独创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所谓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写作中的独创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多数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保持一致。他们习惯于把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作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想法、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抵制学生的创造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敢于对课文、以及老师的话提出疑问。十几岁的孩子的想象力应该是无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同一个事物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所以应该尽力把他们的这种潜力挖掘出来。首先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大胆想象的空间,创设多种想象作文训练形式。情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是想象作文最核心的内容,是学生创造的原动力。情景设计可以围绕课文内容,也可以参考课外,甚至参考其他课程,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总之,在情景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创新性。如在学习了《这个世界的音乐》后,让学生和大自然或者动植物,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看完一幅画面如《父亲》或者听完一首乐曲如《秋日的思语》之后,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读完一篇故事如《边城》后,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或者改写;还可以将古诗写成一篇文章,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编;也可以让学生虚构故事,可以是童话,亦可以是小说;更可以对未来进行奇思怪想,因为今天看来奇特的想法,明天就有可能变为现实!……凡此种种都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彰显自己个性的作品。其次,是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处于成长阶段青少年都迫切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所以,對于他们丰富的想象,甚至于不太合理的想象,都应给予有价值的评定和正确的引导,以满足他们“自我肯定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创造的积极性。

三、表达能力的培养——于质朴中见新奇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出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个性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应在培养学生的表达的独特性上下工夫。

语言创新可以从遣词的生动新颖、造句的灵活多变、修辞的广泛应用及富有深意等方面下功夫,使作文的语言于平实质朴中见出新奇。

用词准确是对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用词准确之外还要考虑到新颖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的灵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比如“重读母亲”,“九民企抱团闯市场”,“花儿醉了”等等就因用词的选择而使表达更形象了。

造句的灵活多变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不同安排上。“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先生正是采用了定语后置、结构比较短小的句式,才把祥林嫂的悲惨境遇刻画的淋漓尽致了!

修辞的广泛运用可使文章语言富有色彩,能让读者产生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或产生共鸣。如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善用排比可以扩大表达的容量,形成磅礴的气势。对偶句则可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此外,好的文章还应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借此展示自己丰富的积累,扩大文章的容量,增强语言美。

要使文句有深意,常常需要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优化自己的语言。只要有心追求,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写出意蕴深刻的语句并不是很难!要多鼓励他们对自己点滴的思想作记录,对平时所观、所读写观后感、读后感,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写作的能力,以抓住自己闪光的智慧!

今天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也是呼唤个性化文章的时代。我们提倡并努力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克服思想、情感、语言的单一化,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作文教学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