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 激发学习

2015-05-30 08:40唐丽文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段落音乐结构

唐丽文

一、教学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

在初中的 “回旋曲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本人曾经采用介绍“回旋曲”概念并出示结构图,并结合欣赏的作品感受了解回旋曲式。通过自己的教学体验,学生能掌握回旋曲式的概念并能对音乐各个音乐要素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我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发法,即使学生学得快,但忘得也快。不利于施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文中指出音乐作为一种表现性的艺术,应抛开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足挖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本人又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二、情景片段: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音乐中存在重复的吗?

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被吸引过来,陷入思索中,回忆曾经演唱,欣赏过的乐曲,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有重复,有的说:‘没有重复,还有的说:‘有些曲子有,有些曲子没有----

有的学生说:‘不存在。因为,在他们心里,音乐如同文章一样是不可能存在重复的;有的说‘存在是因为音乐与其它的艺术有不同之处,音乐中的确存在重复,同一旋律会再次出现:认为‘有的有重复,有点没重复的同学,也是经过认真的回顾与对比的,而且有一定音乐的积累和音乐修养。

(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对思辨性的 问题是很感兴趣的)

正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激烈争论时,我及时进行归纳:在器乐作品中,乐句或乐段的重复是常用的创作的表现手段,在作品的曲式结构上,有的比较单一,几乎没有重复,而大量的作品采用段落的重复或再现,来加深听众对音乐‘主题的印象。

大多数同学对我的小结流露赞同的深情,一部分同学好象有点困惑,似乎在问:真的吗

为了证明音乐作品中存在重复,下面老师哏唱一段音乐主题,请听乐曲名称。

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运动员进行曲

运动员进行曲是每天做广播里都能听到.熟悉的旋律拉近了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因为熟悉,激发学生探索,想听出结果的欲望;因为熟悉,为后面探索曲式结构降低了难度,使得绝大部分的同学参加教学活动成了可能。

教师:歌曲很熟悉,下面就要考考大家了。”

教师:在运动员进行曲中,这一主题出现不止一次,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乐曲,并通过屏幕思考几个问题:主题在曲中出现几次?怎样出现的?其它的段落有幾个?它们相同吗?老师想考考大家的音乐听辨能力。不知能不能一次就听出来。

完整欣赏合唱版 运动员进行曲,有半数同学拿起笔边听边做笔记。

听完之后,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纷纷举手。

学生1:主题在乐曲中共出现3次,不是连续出现的。

学生2其它段落是不相同的,好象有1个

学生3其他段落有2个

出现了2种意见,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有2个段落。教师哏唱这两个段落,证实其它段落有2个。

教师:如果我把哼唱的主题写为A1,其它段落分别为B,C,那么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是――

学生齐答:A  B  A  C  A

这一结构图式完全是学生自己从音乐中聆听,积极探究,思考归纳出来的。

教师高兴地说: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音乐作品中的一种曲式结构―――回旋曲式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从理论上认识下回旋曲式。

教师介绍:

1.回旋曲式这一首音乐结构并不是由某位作曲家创作的,它来自民间。(课件呈示文字: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8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自不同的“插曲”交替出现为原则。)

2.(课件呈示文字)图式:A+ B + A + C+ A―――

教师板书两种结构图式,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回旋曲式。

ABA       BACA

教师补充道:也就是说,回旋曲式的插补不可能只是一段,至少有两段。

第二种,不是回旋曲式。

教师问:为什么

一学生回答:回旋曲式应该从主部A开始的。

教师:很好

教师问道:那么,图示后面的“――”代表什么意思?

马上有学生举手回答;后面还可以增加段落。

教师追问:怎么加,大家一起说―――

学生齐答: A  B  A  C A  D A   E  A

教师问:“曲式结构要服务音乐。那么,回旋曲式结构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

(课件呈示文字:适宜表现活泼欢腾的 情景)。

同学们对回旋曲式有了感性理性的认识,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巧妙地设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为后面的深入理解回旋曲式,分析《卡农序曲》做了准备。

三、分析与思考

提问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方法。因为任何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如何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教学时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 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为课堂上起引导作用的问题设计,应该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直接兴趣,调动它们的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成诱发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

至今位置,学生对:“回旋曲式”的这课教学还记忆深刻,正好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设问,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这正是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猜你喜欢
段落音乐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论结构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论《日出》的结构
音乐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