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代代传

2015-05-30 08:40谢敬周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抗战中华民族精神

谢敬周

摘  要:本文从抗战精神的内涵和弘扬抗战精神两个方面论述了抗战精神代代传这一鲜明的主题,旨在告诉世人抗战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关键词:弘扬  抗战精神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把日本侵略者赶回了老家,捍卫了主权和领土完整,长达八年的抗战,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其中的许多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军事技战术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统战方面的等等,都成为了我们的财富,而最值得我们称豪,最宝贵的财富却是八年抗战留给我们的抗战精神。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曾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伟大抗战精神研究,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1931年日本军队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军又悍然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中华民族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共产党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民族危急!”的警号,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独立还是亡国,是自由还是当奴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民族患难的时代,自古以来勇于抗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砥砺着炎黄子孙发出了不屈的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起来!起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赴汤蹈火,殊死奋战,使救亡图存成为可歌可泣、英勇卓绝的斗争。

2.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化敌为友,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举国上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万众一心,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身处海外的1000多万侨胞,慷慨解囊,踊跃捐输,支援祖国抗战,数万侨胞返回祖国,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更是懂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的道理,不仅在岛内开展了艰苦悲壮的抗日斗争,还有5万多人渡海翻山,回到祖国大陆参战。规模空前的抗日运动和抗日战争,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燃起了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改变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帝国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

3.抗战精神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七七事变前,日中工业总产值比是4.4∶1,日本陆军在数量上虽少于中国,但其训练有素,武器精良;日中空军军力比率是8∶1,海军军力比率是13∶1。就在这种实力悬殊对比下,日军曾扬言,“要在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而实际上8年里,日军疯狂的烧杀抢掠,试图让中国人屈服,但华夏儿女从来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这个过程是那样的曲折,那样的漫长,那样的艰苦,那样的血腥、残忍。但抗战军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他们知道,在一个凶残野蛮的侵略者面前,除了战斗,别无选择;他们深信,抗战不但能够胜利,同时也必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复兴的机运。正是这种必胜的信念和坚韧的精神,鼓舞着抗战军民在枪林弹雨中一步步迈向最后的胜利。

4.抗战精神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伤亡3500余万人,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在湖南常德保卫战中,一支8000人的中国军队,只有83人生还;而闻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民牺牲近10万人;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在抗击敌人到最后一刻时,不甘被俘受辱,投江而死;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八路军班长马宝玉等5人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将日军吸引在狼牙山顶峰之下,战斗到最后纵身跳下悬崖;在一次敌人“扫荡”中,日军抓了20多名村民,威逼他们说出八路军的隐蔽处。但他们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敌人一连杀掉14个人,也没有一个人吐露真情……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理想,也有追求,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不断成长,不断壮大的民族,5000年文明史涌现了许多在民族危难时刻,不惧强敌,奋勇抗争的民族英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的秋瑾等等,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灿若星辰的爱国志士用他们的高贵品格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宝库,而伟大的抗战精神正是在八年抗战时期千千万万像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一样的优秀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外御强虏、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用他们的高贵品格铸就的,杨靖宇、赵一曼、左权、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投江八女”他们的精神同样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精神需要传承,品格需要传承,到了现代同样优秀的中华儿女继承并发扬了爱国精神和抗战精神。上甘岭精神、邱少云精神、黄继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无不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最终汇聚成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不断在一代代中国人身上延续、发扬,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凭着这么一股劲儿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从建设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人一次次蜕变,一次次圆梦。

当前我们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抗战精神,团结一心、百折不回、奋战到底。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是要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教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神州大地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与生机,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牢记抗战历史可以让我们从不屈的抗争中汲取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们要用抗战先辈这种义无反顾的责任与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抗战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