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法

2015-05-30 08:58刘月敏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入高中语文方法

刘月敏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导入  方法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关联到一节课的成败,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我在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导入环节,总结出以下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手段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以启动和活跃,从而造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这是导入的关键。

高一上学期在给学生讲解《奇妙的对联》这项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副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袁世凯死去时有人写的一幅讽刺性对联,我问学生,这副对联有什么含义。“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说:“这什么对联呀,根本就对不上。”我明知故问:“是吗?我怎么觉得有些地方也能对上呀?”学生说:“‘千古和‘万岁能对上,‘袁世凯和‘中国人民对不上。”我说:“对了,这幅对联的寓意就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噢!”学生们发出恍然大悟的欢呼,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总结对联的特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然后我又用一幅对联对对联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联分上下须对仗工整;字无多少求平仄协调。以下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二、境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部影片,在影院看非常感动,在家里看影碟却往往找不到感觉。这就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调动多种手段,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氛围,把学生由下课的闲散状态迅速拉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心情随着作者的思想脉搏一起跳动。

在讲辛弃疾的词的备课过程中,我真是伤了很大脑筋,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多用典故,艺术成就很高,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高一学生很难理解,也就根本談为上喜爱。从何导入呢?从岳飞的《满江红》讲起?可《满江红》学生也未必理解,怎么办?突然想到“郭靖”“杨康”两个名字,从武侠小说人物导入一定能让学生感兴趣。

有了这个想法,我连忙上网下载了《铁血丹心》的MV。上课伊始,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学习辛弃疾的豪放词。在学新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多媒体一播放,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情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罗文、甄妮的激情演唱响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从“郭靖”“杨康”名字的由来,到“靖康耻”社会背景的探讨,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我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也很快理解了辛弃疾一生的胸襟抱负,以及他终生壮志难酬的愤懑。两首词的解读进行得毫不费力,学生们对辛弃疾充满敬佩。

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心动”才会行动。对于抒情味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可以“以情动人”,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作者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巴金老人的作品《小狗包弟》,是作者在“文革”对自己的一次思想解剖;文字很浅显,但对于对“文革”知之甚少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很理解作者的自我解剖精神,不知道他的忏悔从何而来。讲这一课,我先给学生看了一些“文革”时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其中一张“刘少奇被批斗至哭泣”的图片,使学生内心受到很大震撼,情感被调动起来,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很快地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脉搏。

在讲《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我也是先给学生看了许多“彭定康离港”及“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图片,领着学生重温历史时刻,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整节课都在这种爱国情绪中度过。

四、意

好的课堂导入还要有意义,有内含,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作用,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鼓舞,从而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语法课是学生最为难的课型,老师和学生的感觉一样,既头疼,又不得不教,不得不学。在为学生讲解文言文中涉及的语法现象时,我在课件第一页配上了一个动画小插图,画面是一个小人沿着上坡推动一个大球,推到顶刚一松手,大球就滚下来了,小人只好又费力地向上推,如此反复。看着屏幕上忙碌的小人,学生们开心地笑了。我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学生们说;“小人这是在做无用功,白费力气。”我说:“那他该怎么办?”学生说:“把大球固定住就好了。”我说:“你们真聪明。今天咱们要讲语法知识,我知道你们很为难。但老师希望你们一次把它‘推到顶‘固定住,这样咱们就不用反复做无用功了,你们有信心吗?”“有!”学生们大声地回答。这节课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

五、新

“喜欢新颖,追求时尚”是高中生的这个特定年龄的共同特点,他们不喜欢老生常谈,喜欢老师把富有时代感的东西引入课堂。但一些经典篇目我们还是要讲,我们可以在导语上功夫,让老篇目的学习更具有时代意义。

鲁迅的文章,老师们很喜欢,因为它深刻,耐读,有价值。像《拿来主义》,现在讲起来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学生们未必这样想。他们觉得鲁迅的时代离他们太遥远,读起来晦涩难懂。怎样把它与时代结合起来呢?我突然想起有一天在办公室聊天儿的内容,有位老师想买车,但宣称坚决不买日本产的。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吗?

于是我下载了许多“车标”图片,中外都有,当然也包括日本的。学生们一边看图标,我一边问他们:“如果你有能力买车,你买什么品牌的?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问他们:“买什么品牌的汽车与爱国有没有关系?”“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外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底该持什么态度?”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说:“其实,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就给了我们一个回答,我们从文中找一找,鲁迅先生的态度是怎样的?”就这样,就把学生拉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语文,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勤于钻研,精心设计,为每一节课选择好特定的“小石头”,适时投下去,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出现“万波涌动”的局面。

猜你喜欢
导入高中语文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