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作用分析

2015-05-30 08:58崔爱霞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健全人格青少年

崔爱霞

摘  要:青少年人格健全与否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青少年因人格缺失而发生的恶性违法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大量的现实案例表明导致青少年人格缺失犯罪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缺失、青少年缺乏良好的法律素养有着直接的联系。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人格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深入分析了法制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作用,强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法制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作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  法制教育  健全人格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较快,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个体身心机能发展不平衡,又使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个性呈现出不稳定性,沉重的学业负担、复杂的社会环境,都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冲击和影响。所以在这一人生的关键阶段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既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我国许多犯罪青少年的人格存在缺失,而导致其人格缺失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缺乏良好的法律素养,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有些犯罪青少年虽然对法律有基本认识,但是他们的维权意识也不高,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对司法的公正性缺乏信心。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不会运用法律思维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结果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发挥法制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当前法制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

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以培养其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法律信仰为目的的,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障和核心内容,是减少青少年违法违纪现象的强有力保障。首先,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让其对法治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等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坚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念。其次,法制教育传播的是与法律相关的知识、观点和理念,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的一种行为规范,能对青少年正确享有权利、尽自己应该尽的义务起到引导指路的作用。最后,法律和道德本是相互联系的,法律在制定的时候就贯彻了道德精神,通过法律的约束可以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较强的法制观念

法治国家的真正建立,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主的发展,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等等。其中,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是一项重要的条件。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较强法制观念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专制传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治”的封建残余。而法制教育正是摒弃人治思想实现法治的根本途径。法治的实现就是要培养人们的法治精神,也就是人们崇尚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否则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依法治国就难以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具有系统性、有组织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在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不仅培养了许许多多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法治环境的形成,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法制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少年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少年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然而不同的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等内外部条件不同,其人生价值观也有所不同。人生价值观的不同,也就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的不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尚未形成,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在法制教育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剖析当事人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对青少年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更具有教育性和现实性。也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明确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能对人的价值的实现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即:保证和促使公民充分享有的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确保积极和鼓励公民履行义务,实现社会价值。只有做到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高度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法制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把权利与义务之间辩证的关系,同人的自我價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法制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法律信仰

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是促使其形成法律信仰的关键所在。法制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治精神,它以确认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确认社会运行主要靠法律制度来规范与调节、培植法律信仰为核心,造就大批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公民,来满足法治社会的需要。通过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首先能够让青少年对法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主动认同法律,在生活中以法律为生活准则,从而培养青少年形成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帮助青少年明确理想目标,实现对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其次可以通过青少年对法律规范的学习,明确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标准,并且从中确立是非善恶的标准,由此引导青少年做出正确的选择,促使其自觉守法,减少犯罪行为。最后能够使青少年了解到案件的犯罪原因、手段、处罚情况等内容,这样可以让青少年深刻地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感受到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所体现的正义,从而增加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健全人格青少年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青少年发明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