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度导入为哪般

2015-05-30 10:48郑帅��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开课个性化环节

郑帅��

语文教学中,好的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教师对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愈发重视,总结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许多教师刻意设计导入方案,为了“导入”而导入,非但没有让导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使导入成为了“蛇足”。课堂教学是活的艺术,语文教学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课堂教学要注意导入的适度性。

一、过分追求形式,陷入“导入形式主义”

是不是所有的教学设计都需要导入环节?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在许多情况下,直入课题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进行教学。一节语文课仅有45分钟,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教学设计的所有环节都具有意义。为了“导入”而导入,追求教学设计所谓的“完整性”,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如果不分内容、文本、场合,一律先导入,再分析,就会陷入课堂教法导入的“模式”,造成不能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其结果只能使教学过程僵化,影响教学效果。

比如,有一位教师讲公开课《背影》,一上来先让学生观看了15分钟的《背影》电视散文视频,画面很唯美,看似很生动。然而将近15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占据了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而导入以电视的形式出现,电视创作是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这样一来,就容易强加给学生一些画面感,影响学生对文本本身的个体解读,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像这样的导入,以“花瓶”形式存在,虚有其表、华而不实,非但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还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迁移。

二、过分张扬不同,陷入“导入个性主义”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形式多是满堂灌,而教师多依赖于教参、专家对文本的解读,迷失了自我。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性化阅读,学生不再是死气沉沉地啃课本。我们所谓的“个性”,应该是言之有理、别具一格,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乖张荒诞不仅不能带来好的个性化教学,还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影响教学质量。个性化阅读必须立足于文本,不能颠覆文本中最基本层面的意义,更不能脱离文本所发生和反映的时代背景。

导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文本教学的方向,奠定了课文讲解的基调。而个性化的导入,不能以博人眼球为目的,别出新意的背后应该让我们看到它与文本相关的更为深层的立意,否则导入不但会是无用功,还会“节外生枝”。此外,所谓“个性”,即使它有意义,也不能仅仅是教师的“个性”,教师只能是文本解读的领路人,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不能将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给学生。教师不能以个人的个性化解读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那种强制性的个性化导入,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心理。

三、过分看重作用,陷入“导入崇拜主义”

如果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整体,那么导入环节往往就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但是好的开头并不代表成功的全部。于漪老师曾说过:“精彩的课堂应注意三个要点,即‘起点要亮,难点要清,重点要热。”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节优秀课仅有亮点十足的开头是远远不够的,“好的开头”只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要提出的是,“开头”指的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然而起始环节并不等同于“导入”,每节课都有它的起始环节,但并不是每节课的起始环节都以“导入”的形式出现。

然而在今天的公开课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选择一上课就用导入来吸引听众,不知从何时开始,导入的有无和好坏,已经成了评价一堂公开课的重要标准,成了评价优秀教案的关卡。公开课就像是一张考验一线教师的试卷,而凡是考试皆有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一些熟门熟路的教师已经了解了一些考官的好恶,也就会刻意地“投其所好”。这样下来,“凤头”很多,形式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然而相当一部分都是“虎头猫尾烂中间”,无疑让人有种“头重脚轻”“狗尾续貂”的感觉。语文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本身出发,明确导入的真正意义,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并不是“导入一招定乾坤”。与此同时,要想教师不过分地重视导入环节,评课者的评课标准就要有所改变,不能陷入一种盲目的崇拜主义。

总之,导入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关键在于一个“度”。有“度”的导入应该从文本出发、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从语文本身出发,其目的不在“教师利于教”,而在“学生利于学”。导入的精髓在于“活”,其方法虽然多样,但不应该像一潭死水,流于模式。教师要了解导入的实在意义,切合课堂的具体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导入的适度性,让导入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00170)

猜你喜欢
公开课个性化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