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社会主义对职工思政建设的积极意义

2015-05-30 03:31陈慧霞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多维度社会主义

陈慧霞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现实的发展。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建立在历史唯物史观之上,审视历史,立足现实,体现了其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几个层面科学分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创立的反映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体系。本文将对其科学性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

关键词:科学性 社会主义 和谐发展 多维度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但是它的产生与形成发展史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不是短期内的突然发现,其形成于成型是在形形色色的思潮斗争中,在世界各种政权风云崛起的浪潮中,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分析中逐步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所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并不是理论的空想和虚构,本文主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经济政治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一、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欧洲三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在16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长达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尤其是欧洲产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产业革命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使生产效率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手工小作坊。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迅速提高。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这场产业大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工厂主和工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发生了不可计数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慢慢觉醒,尤其是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工人阶级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要力量和无产阶级代表,逐渐形成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正如马克思说“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工业工人的阶级”,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力量的支持。另外,在产业革命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大力发展,使人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现实既有的认识产生了质疑和思考,所以人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具有了科学的怀疑精神和进取精神。

其次,客观条件的具备距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还有很大的距离,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连接。19世纪2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一时代诞生,他们分别出生于律师家庭和工厂主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使他们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马克思从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而恩格斯虽然生在工厂主家庭,但他并没有受到资本家价值观的影响而成为资本家接班人,在他亲眼目睹了工人艰苦的和悲惨的处境后产生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后逐渐激起了他对资本家、资本主义的反对。后在英国受到英国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逐步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后随着思想认识的深入,恩格斯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了共产主义。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在同一时期在革命实践中自觉的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后来的结识使他们开始了为无产阶级创立革命理论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终身事业。也正是这两个伟大的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主观的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属性特征

1.科学社会主义首先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出发点,反映的是客观的事实,一切都以事实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本身是忠实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从世界的客观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研究了社会主义理论,以社会生产关系立足,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属性为视角,用大量的革命事实为分析例证,客观的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指出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社会主义理论从诞生之初就远离了唯心主义的空想,获得了世界观上的科学性。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發展的必然和客观规律。一切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出现同样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随着产业革命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生产越来越要求全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所有,由社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生产资料都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样,生产的社会话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样的矛盾不可调和,由此周期性的导致经济危机,严重的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急需要一种生产资料共有制的社会制度,由此为社会主义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动态发展性

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是事实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与之相应的社会坏境,那么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也必须不断的做出调整而不能一成不变。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欧洲革命及时对其在理论上做了论证和调整。最后总结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的生理必须把农民群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些新的认识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初是没有的,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根据实践进行补充的,这充分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性。

另外,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客观态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条件总是进行批判吸收,兼收并蓄,并坚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学派观点,从不把科学社会主义置于“独尊”的地位,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正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黄晓辉 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 2009.2

[2]《马列原著选读》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8

[3]赵明义 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6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多维度社会主义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多维度市南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信息论翻译的多维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