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做“活”的方略

2015-05-30 14:03张石头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画圆探究活动

张石头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形成了“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教育模式。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不断向其灌输,多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孩子们的头、口、手,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面对新课改,现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要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就只有把学习的时空、机会、舞台还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环境中做成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天地,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去自主学习。

一、立足课改,从生活化入手,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情感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如在教学“高矮”前,可安排学生:“明天数学课上,你要告诉全班小朋友,你家里是爷爷高些,还是奶奶高些?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这样学生在课外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之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感悟了。只要我们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经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事半功倍了。

2.创设有效的情境,保持学生愉快的心境

我们的课堂要“活”起来就应该注意要创设有效的情境。老师给学生刺激性比较强的材料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动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造成其认知上的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还要抓住学生愉快心境保持的时间,找出学生心境变化的原因,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上出一节课的高潮。

3.我们要充分营造出平等、民主,充满“爱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亲近数学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勇于蹲下来看学生,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还有让“爱意”充满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要指责,可以这样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双眼充满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二、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師应该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儿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几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1.把课堂探究思考时间还给学生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四、五个人一组,凑到一块学习,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说说各人的解决方法、过程、结果,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这样动手、动口,动脑,就能“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2.把质疑问的难权利交还给学生

好奇和好问是学生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又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在教学时就是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去多探索,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还应不简单作答,而要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3.把多向交流的机会提供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平等交流。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在讨论中,教师同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数学学习的内心倾向。

4.把训练展示的平台搭建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操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一是学生实物举例探索圆的特征;二是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图钉、线、铅笔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圆;三是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画圆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四是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后,分组讨论圆的特征;五是自学用圆规画圆。整堂课融入活动中,学生在活动的中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

三、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做到多倾听、真赏识、常激励,使他们始终保持自主探究的学习热情

1.鼓励性评价

新理念倡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尊重、等待、呵护学生,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多给学生些赏识和激励。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带有某些偶然因素,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并诱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期望性评价

老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有气馁迹象时,教师就应及时用热情的言语、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以自信。

总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活跃课堂为主线,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自主活动和探索的条件,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做学习主人。这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猜你喜欢
画圆探究活动
圆的启示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画圆的月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