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5-05-30 10:48崔江涛
关键词: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

崔江涛

摘要:石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承包商,承包商的工作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在世界各地,业主80%的工作都是由承包商来完成的,在工程项目建设、检维修中,承包商不可缺失。但是,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暴露出承包商施工作业普遍存在作业风险高,作业点多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于监管等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关于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旨在使石化企业能更好的管理承包商,从而提升石化企业的发展及降低有关承包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实现“双赢”。文章首先探讨了石化企业目前对承包商的管理现状,接下来分析了准入门槛低带来的恶果,以及历年有关承包商的典型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承包商的综合管理,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分析了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石化企业 承包商 QHSE 管理 安全

0 引言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石化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施工作业和技术、劳务服务外包至各类承包商完成,大大降低了石化企业运营成本,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具有易燃、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生产装置检维修的危险性较大,加上装置和设备复杂,检修内容多、工期紧,外来人员对作业现场不熟悉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逐年攀升,据石化企业以往所发生事故统计,石化行业每年发生的重大事故中,承包商在检修中发生的事故占32.8%,承包商违章或对承包商管理环节失控所导致的事故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承包商事故给石化企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

1 石化企业目前对承包商的管理现状

1.1 以包代管,安全管理缺失

部分石化企业为减少自身工作量,将施工合同分包给承包商后,对安全、质量等不再管理,没有积极的与承包商配合,这样就有可能把许多要求一定技术、管理能力的工作转包给没有達到技术、管理要求的单位或企业等而造成许多事故,同时致命的是分包的单位或企业往往更看重效益而忽略了安全和质量的投入而出现事故。项目中转包和挂靠现象较严重,部分承包商虽然具有合格的施工资质和安全资质,但是只成立项目管理班子,再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不具备资质的承包商,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由于监管环节缺失,致使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环节严重处于混乱状态。分包商抢工期,为了增加利润,将让事情变得简单,即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满足竞标而制定的,而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检查和准备,属于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基本为包工头、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极为薄弱,甚至还有借用别的单位资质承揽施工、陪标等恶劣行为发生。

1.2 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管能力薄弱

有的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以为施工项目外包后,就能把事故风险剥离出去,对国家、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能帮助承包商及时发现或消除安全隐患。

1.3 承包商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承包商负责人片面追求利润,使承包商降低安全投入,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经费得不到保障,有的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明知有隐患,但盲目赶进度,并不愿意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提高了安全事故风险程度。

1.4 作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

一些承包商为了减少用工成本,使用廉价劳动力,这部分人很多属于农民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承包商盲目追求进度,不能提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掌握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盲区,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事故发生概率。

1.5 三违现象、低老坏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承包商员工在作业时严重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由于石化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规范较多,但是由于监管存在漏洞,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处罚不严,责任追究不到位,致使承包对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不落实,现场低老坏行为比比皆是。

2 准入门槛低所引进承包商的弊端及历年有关承包商的安全典型事故

在石化行业,乃至其他行业, 80%的工作均由承包商完成。强化安全管理承包商,是石化企业提升自己的形象,寻求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有效途径。在建筑,改建和扩建项目过程中,检查和维护保养项目的承包商,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承包商,石化企业的安全监管关键的承包商也应纳入安全管理的整个石化企业。

纵观石化行业,近年来因对承包商监管不到位导致的事故交付,其形式不一、原因各异。例如,高桥石化承包商“10.21”火灾事故、胜利油田仙河社区“7.25”中毒事故、中石油大连连续四次火灾事故……

从承包商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来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目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监管不到位,没能对承包商进行严格把关,未能真正将其纳入统一管理,执行同一安全作业标准。

3 如何加强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主要从严格准入资格、加大安全影响、加强现场监管、签订安全协议、设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建立承包商业绩考核入手,正确引导承包商切实做好保障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严格按照QHSE制度施工作业。

3.1 加强对承包商资质的审查,对承包商以往的安全记录进行预先评估

承包商资质的审查是打造安全工程的基础。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应从承包商的资质能力、人员配置、资金状况、施工业绩、安全评价等方面严格审核,确保企业选取有实力、有能力、信誉良好的承包商。

石化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该根据承包商所承接业务的项目,维护资源和专业知识内容的市场条件和其他因素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准入门槛,从资质审查、施工技术力量以及近三年发生事故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择优选取信誉好、能力强、资质符合要求的承包商。

3.2 承包商的人员配备及教育培训

施工前,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及安全监督员应对本次施工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发生的事故类型、预防和应急处理办法等内容对承包商进行安全教育。

人员配备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从承包商方面看,目前管理人员兼职现象普遍,特别是一些小项目,往往没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作落不到实处,在专项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必须对管理人员的配置提出强制性要求,承包商现场施工中必须配备一名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所在施工区域单位也要参与监督,实现“双监护”。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以使承包商明确如何达到安全要求,并制定衡量指标以确定承包商对安全期望的理解程度。选择称职人员来进行安全导向培训,这些人员必须:熟悉承包商合同,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值得信赖,能传授信息解答疑難问题,并且能够定期管理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不能提供“千篇一律”的安全导向培训,不能将安全导向培训视作负担,不能对安全导向培训敷衍了事。

3.3 监控承包商施工过程

进一步明确承包商的安全责任,与承包商签订QHSE承诺书,完善承包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监督,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安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考核办法》,根据承担业务的风险程度高低,承包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分别向业主交纳项目合同额10%、5%和3%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在对所有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年审考核的同时,重点加强对Ⅰ类、Ⅱ类承包商的监管。

按照标准和要求,对于新、改、扩建承包商施工现场,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和承包商各自指定一位安全负责人,两人共同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查改安全问题及隐患,纠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实施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安全监管,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实现每一个承包商施工现场都是“平安工地”的管理目标。

①严把开工准备验收关,确保现场达到施工条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承包商新、改、扩建项目开工前,由受益单位首先对承包商施工项目开工准备进行预验收,合格后上报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开工验收标准进行二次验收,从工业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作业等作业许可票证办理情况、人员持证上岗及培训教育情况、队伍组织机构、人员安全素质、设备设施情况、施工方案、现场与施工组织措施吻合情况等方面逐一验收,达到开工条件方可开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承包商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并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的承包商队伍,要坚决予以清除,从源头上消减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②严把施工现场监督关,确保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现场监护和应急措施到位。

现场管理是关键,只有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到位,才能有效杜绝承包商事故的发生。企业通常只注重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对承包商施工疏于监管,导致承包商现场管理问题较多。承包商在收益单位施工,必须到收益单位进行备案,否则不允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要加大对现场安全施工的检查,积极发挥安全监理作用。凡是出现报告不全、手续不全、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承包商应停工立即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传帮带管”作用,对承包商从严管理,从严考核,切实有效提高承包商管理水平。

③严把安全业绩考核关,确保对承包商一体化管理到位。

将承包商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加强承包商监督检查,对承包商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以“旬度通报、月度考核、季度兑现”的模式进行通报和考核,对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主管部门(单位)进行连带处罚。

④严把完工现场验收关,确保QHSE符合标准。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竣工后,要由项目主管部门(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承包商共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验收,承包商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恢复,对因施工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受罚”的原则进行赔偿和治理,将其安全管理业绩和安全管理水平记入承包商安全管理档案,作为承包商安全施工资格证书复审依据。

3.4 强化承包商安全自主管理实践,提升承包商整体队伍素质

如何激发并使承包商自身安全管理体系运转起来,使安全隐患能够在内部得到发现与改进,其作用是大于外部强制性监控方式的。可以将承包商纳入行业安全管理体系,使其参与安全活动,了解安全形势,接受安全信息,定期通报其安全管理现况,发挥承包商有领导感的作用,让其主要负责人知耻而进,时时重视安全,了解安全上出了问题对自己企业会造成哪些严重的经济、法律和信誉后果,知道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才能使承包商安全投入和安全措施有可靠保障。

3.5 安全意识的认同和柔性管理

如何将石化企业的安全文化植入到承包商员工心中,得到他们的认同,是承包商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承包商员工真正树立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才会筑牢项目施工安全的根基。安全是硬指标,是高压线,是靠强制手段来落实的,要经常组织承包商之间的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活动,通过触动灵魂,晓之以理,促使其改变观念,自觉主动抓安全管理。鼓励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查找,鼓励应用先进成熟的安全技术,鼓励安全管理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

4 结论

在解决和落实承包商安全监管这个方面,必须从承包准入,HSE管理和安全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严格的考核机制来巩固和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要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注重预防管理;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化,统一标准,有效实施;从事故管理向风险控制转化,控制事故隐患,做好危险源监管。从而提高中国的石化行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使石化行业实现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承包商安全管理的缺陷之后,对如何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加强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问题的实现途径,希望对今后石化企业的安全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玲.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

[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考核办法》,2009

年.

[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2014年承包商HSE管理方案》,2014年.

猜你喜欢
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化学承压气瓶爆炸原因与规避措施研究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