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业务外包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5-05-30 10:48李振权
关键词:风险控制挑战

李振权

摘要:当前全球化的经济态势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取全球环境下的市场,必须实施企业柔性化管理,利用业务外包的形式最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在探索外部市场变化的同时加强顾客的需求满意度,当然,企业的业务外包必然也会面临各种未知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形势下,企业的业务外包是一种创新网络与战略联盟的新形式,要积极面对新环境、新风险进行控制,增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能力,用有效的企业控制策略应对业务外包形式下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业务外包 挑战 风险 控制

新时期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下,企业的生产、供应、服务等各链条的控制方式,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劳动分工的经济学理念之下的外包以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代给予企业的答案是:做你做的最好的,把其余外包出去。企业的业务外包正在其技术和政策背景之下,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的生产方式,影响着企业的战略结构调整和内部控制框架,并与企业的决策、绩效和风险相关联。本文在对企业业务外包进行概念分析的前提下,对企业业务外包相关的因素进行经济原理分析,并提出新时期下企业业务外包应对的策略。

1 企业业务外包的概念分析

外包在全球悄然兴起,引起了西方界和我国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关于企业外包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对于外包的概念有不同角度的定义:按价值与独特性的维度划分为:外围业务、核心业务、传统业务和独特业务;按资产专用和生产复杂性的维度分为:低专用性低复杂性、低专用性高复杂性、高专用性低复杂性和高专用性高复杂性;按结构分为:企业核心业务、核心相关业务、支持性业务和可抛业务等。

企业业务外包从战略管理与控制的角度,具体是指:企业在对自身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的前提下,利用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动态整合,将非核心的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

2 我国企业业务外包的现状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经济融合的形势下,我国企业业务外包不仅面临新的机遇,而且要应对新的挑战。

新的机遇主要有:其一,全球一体化使资源优化重组与配置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经济产业和技术管理模式呈现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我国在国际上的业务外包中具有新兴的潜力;其二,新形势下我国政策对企业业务外包给予积极支持,包括一些专项资金支持和外包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政策,鼓励外包企业成为外商投资之列,享受相关产业优惠政策。

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其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经济金融危机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金融危机使企业面临挑战,企业更愿意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承接业务,而不是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让自己陷于外包的风险与危机之中;其二,企业生存与竞争危机。当前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外包市场也面临更多的选择,外包企业为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抢占商机,用竞争优势击败对手,就必须选择业务外包的优势策略获取成功。

3 我国企业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首先,我国对外包企业的监控措施还不够健全,致使企业无法保证外包业务的正常运作,导致外包业务失败,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象。其次,伴随着企业业务外包的不断拓展,企业内部的员工担心自己会喪失工作,对企业原有的信心和动力下降,导致职业操守和工作业绩下滑,这也是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之一,并且随着外包业务的不断深入,这种问题会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另外,外包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选择错误就会导致对技术和管理的失控,使外包企业在企业中的信任度降低、忠诚度降低,导致外包业务失败。

上述这些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我国市场发育体系还不够健全。

企业的市场竞争必须依赖于整体外围环境,在发育成熟的市场体系下,企业的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和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和调整阶段,在市场培育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外包业务方面还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培育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

3.2 我国的市场相关法律政策还欠缺支持力度。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是市场架构之中的重要指导者,对于市场的发展和培育具有直接的支撑作用,对于企业外包业务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制度还不够健全,外包的运行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3.3 企业业务外包市场领域内的恶性竞争严重

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其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为了抢夺外包业务,争夺订单,不顾信誉,相互竞争压价,采用低级的、恶劣的竞争方式,使外包的单价不断下降,有碍于我国外包市场的良性循环。

3.4 企业对于业务外包还存在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市场经济体系未发育成熟的环境下,一些企业保守地认为业务应当由内部来实施和控制,而不应该由外部的企业来干预和参与,他们对外包企业缺乏信任度,缺少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意识,这方面的传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包业务的发展。

4 新时期促进企业业务外包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市场经济环境,推进行业规范制度建设

在企业建设的经济环境之中,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基本的措施,要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入手,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促进通讯、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沟通,降低市场流动成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外包企业的效益。同时,政府相关制度及行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也可以规范外包企业的行为,理顺内外关系,用可靠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进行业务发包和接包双方的沟通平台和纽带,避免矛盾和观念偏差,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促进外包业务的达成。

4.2 要加强观念转换,用创新思维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指导者和监督者,要用其权威性地位对企业的陈旧观念进行规范化的改革与转换,通过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指导分包企业与发包企业进行市场经济规范之下的业务合作;并积极对企业管理领导层进行思维转换,辨明企业自身优劣势,通过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行优势的发挥和劣势的补充,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谋求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

4.3 努力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培育实力外包企业

为了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我们要使有实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其中,以深化分工、加强自主分包为切入点,促进分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做好自身的系统软件和流程,进行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4.4 注重协调分包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实施企业业务分包要注重建立企业之间的诚信和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友好的合作与沟通,达到对分包业务的质量控制和信誉保证,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外包业务的监控和评估,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检测系统进行有效监测,及时处理淘汰产品,增强双方合作的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度。另外,为了增强合作与交流,企业还可以与外包企业一同进行业务难题的协助和解决。

5 结束语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就必然要转换旧有的思维和观念,不要认为业务外包是对企业自身的危机,而要看到业务外包对于企业内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它不但有利于企业进行自身组织的灵活性调整,而且可以取长补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实力抢占市场,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对市场经济外包体系的规范化构筑是重要策略之一,企业在强化自身对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必须依靠政府对外包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以相关行业的规范政策作为有力支撑,减少外包市场风险,确保外包业务市场的良好、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建秀.中小企业的风险传导及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2.

[2]田新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D].厦门大学,2009.

[3]段伟花.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构成要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15).

[4]劉妍,冯雷鸣,黄玉杰.基于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

[5]李三喜.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评价实务[N].财会信报,2014-

01-13(B05).

[6]李三喜.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设计实务[N].财会信报,2013-

07-08(B05).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