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国学智慧 浇灌希望之花

2015-05-30 00:03李雪静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弟子规小组长组员

李雪静

秋风飒爽,又是一年开学季。新的学期,我调到小學任教,担任三年级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十四年的从教生涯,七年的中学班主任经验却丝毫改变不了我面对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天真的笑脸时产生的惶恐——那一张张笑脸犹如初开的蓓蕾,该如何做才能呵护他们不受伤害?那一个个单纯的孩子犹如一张张纯洁的白纸,该如何做才能勾画他们最美好的人生底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不从国学经典去汲取智慧,来浇灌这些希望的花朵呢?

我的这个班里一共有35名同学,他们每一个都像小天使一样活跃。看着他们稚嫩的小脸,我的心里禁不住母爱泛滥——我的儿子也这么大,也在上三年级。三年级,正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转型期,他们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盲从老师,也不像五六年级大孩子那样可以放放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判断能力,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可喜的变化。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自思且自问:我,能给他们一些什么呢?

正当我为了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而苦苦思索之时,儿子背诵《弟子规》的声音让我灵光一闪:为什么带着孩子们学国学呢?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就像我儿子正在背的《弟子规》,它的总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语出《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道理了:

它告诉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它告诉我们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

它告诉我们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

它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就要讲礼貌,尊敬长辈;

它告诉我们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

记得2013年在石家庄参加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时候,刚开始的“破冰”环节(就是把全体学员分成四个大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级教师黄宝国校长曾说过:“你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你不放手,你永远不知道孩子能做到哪一步。”当时我对黄校长的这句话深有感触,结合我们徐水县教育局正在实行的“三四五六”教学改革,我指导学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创设自己的小组文化;

首先,我指导孩子们选出了7个小组长,然后由7个小组长带着组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找口号,选座右铭,设计自己的小组模板,发表小组宣言……任务布置下去了,孩子们兴高采烈,热情高涨。最后,孩子们展现了这样的小组文化:

2.培训小组长:“跳一跳,够得着”;

在培训小组长之前,我把握着一个原则,也就是“摘桃子”的原则,即:跳一跳,够得着。既让小组长觉得有挑战性,也让他们感到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第一次的培训我是这样进行的:

(1)控制讨论的声音,不能太大;

(2)明确停止的手势:拍两下,立刻停止,听老师说话;

(3)明确分工:在一个小组里,有人负责收作业,有人负责记录成绩,有人负责维持纪律,小组长负责检查背诵。

(4)语言文明礼貌:

当表达一个新观点时,可以这样说:“我们小组认为……回答完毕。”

当表达不同意见时,可以这样说:“我觉得……”

当表达反对意见时,可以这样说:“你是说……,我理解的对不对?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

有了这些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培训,就可以保证小组的讨论、学习正常进行了。

3.实行“每日一得”活动

邢台市特级教师、中考命题组组长孔令凯老师在全省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讲座中号召基层老师:“背诵,让孩子们一生受益!”基于此,我在班里开展了“每日一得”背诵活动。所谓“每日一得”是这样的:

星期一:背诵《弟子规》八小句;

星期二:背诵一首古诗;

星期三:背一则《论语》;

星期四:背一小段古文;

星期五:背一句名人名言。

“每日一得”活动到目前为止执行了两个月。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前半部分,《诫子书》和《劝学》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古诗和关于读书名人名言。虽然我既要找适合孩子们的资料,又要教会读背并检查,极大地增加了我的劳动量,但是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

我们班的时硕聪同学在做值日的时候,一边端着簸箕往教室外面走,嘴里一边说着“宽转弯,勿触棱”;

家长开放日那天,班里最调皮的秦子俊的妈妈欣喜地对我说:“我家秦子俊现在可懂事啦!早晨上学走的时候对我说‘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也知道告诉我‘妈,我回来了,原来啊,才不呢!”

语文进入复习阶段了,坐在第一桌的时小雨摇头晃脑地吟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不禁莞尔。

虽然说教育倡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是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哪个孩子不想表现得更优秀呢?一定要激发并保护孩子竞争的欲望。对此,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作用。结合“每日一得”背诵活动,我鼓励小组长们:一定要做好组员的榜样!要争取比组员们背得快,背得熟,背得多!背过之后第一时间去找老师背诵,老师会奖励给小组一颗星星;

2.我严爱班上的优等生,博爱班级的中等生,更偏爱班级的后进生。我告诉小组长,一定要发动全组的同学一起去背,每个同学都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学习,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如果这个小组全部的同学都能背过,老师会奖励给小组三颗星星;

3.建立激励机制:将每个小组的星星数目公布上墙,定期汇总,约定到期末对星星数最多的小组予以奖励。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我的孩子们学习着,成长着,快乐着。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孩子们朗朗的书声,我常常在想,人们总爱把教师比作园丁,可不就是这样吗?我现在做的,就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施下底肥,埋下种子,浇灌着,呵护着……等待着,不知道哪一天,它就开花了。待到花开的那一天,孩子们会从中国古人思想中汲取智慧,他们会为中华五千年文化而骄傲,他们会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而自豪,他们也会真心地感谢我——他们当年的老师,那个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的人。

我想,那是我身为教师的最大的幸福!

猜你喜欢
弟子规小组长组员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餐小组长
弟子规
小组落幕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弟子规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