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

2015-05-30 00:03张磊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亲情课文情境

张磊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呼唤学生情感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其人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以真诚为基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与师生感情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爱等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等积极的态度,教师愉快、乐观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也快乐起来,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交往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喜欢听你的课。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不能简的是识字、阅读与分析,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娴雅精致、脍炙人口,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诗词五首》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思;陆游以年迈之躯,僵卧孤村仍梦赴边关,驰骋沙场的一腔爱国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这些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发掘真情,感悟真情,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教师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情感动力"就会起到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的作用。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呢?

在教学中首先注重朗读,激发学生情感。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我们应重视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色彩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讓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自觉的欣赏、参与,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如在教《春》一课时,我首先放录音带,让学生找到感情点,然后要求学生跟着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愉悦的情感,点燃了学生心灵之火 ,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还要生发情感,再现激情。教师要结合课文与作文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升华真情实感,朱自清《背影》,以朴素的语言,从微小的细节,描绘出父亲的感人形象,表达了父子深情。结合本篇课文,让学生回忆亲人们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写出亲情作文,这时学生情感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亲情。例如有的学生表达:亲情犹如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亲情又似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招人爱怜。亲情,皎洁的明月,素雅静谧,柔和诱人。看亲情如灯,在悄无声息中照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品亲情似风,和煦中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学生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情感教育的写照。

总而言之,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学生喜欢在充满爱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亲情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永不凋零的亲情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清明话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