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 快乐成长

2015-05-30 00:03费志明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灯塔爱心班级

费志明

班级管理,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着急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历来对此都极为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因为“中学生难管”、管理责任重大而不愿意当班主任,学校的整体工作推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多年“战斗”在一线的老班主任,笔者认为这些理由和顾虑既不理直气壮,也难以令人信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而应该从教师这一的职业根本点出发,将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付诸到实际工作中去。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才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甘于奉献,将爱心化作真诚付出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用甘于奉献、乐于付出去感染学生,用宽厚包容、尊重平等去对待学生,用切切实实的爱心、真心和诚心去关注每一名学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班主任在夏季多提醒学生防暑,冬季则注意开窗通风,流感肆虐时则预防为主,学生身体不适时要发现及时,尽早采取對策,防病于未然。班主任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情”,还要善于以眼睛“知情”、以言语“动情”、以行动“用情”,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多情”之人。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班主任不能随便“揭老底”,而应该将把每次的考试作为一个新起点,悉心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激发潜能,超越自我。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真诚的付出,忘我的投入,是引领学生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反之,即使你的目标再正确,方法再科学,没有奉献与付出作为添加剂,教育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提高修养,将大爱变成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在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作为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将自己的言行化作无声的教诲。用自己美好的修养、高尚的人格,因形顺势,塑造学生的个性;用鼓励表扬,扬起学生心灵的风帆;用倾心期待,开掘学生自身的优点;用宽厚包容,引导学生弥补不足;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身心愉悦,认真学习,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让“不令而行”成为班级的良好风尚。

三、别出心裁,将爱心化成管理手段

常言道:“教无定法”。同样班级管理也存在“管”无定法的现象,班主任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品尝到创造成功的喜悦,才能让每个学生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面对思维活跃、心理脆弱的新时期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用榜样引领学生,用人格影响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例如,通过“班级争星”“创优争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体味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开展“爱与责任”的主题班会,引领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懂得爱的深意、责任的重大;倡导读好书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享受书籍的滋养、知识的熏陶……在老师浓浓的爱意之中,在班主任别出心裁的管理手段之下,学生定能意志坚定,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莘莘学子心中一座指路的灯塔,而爱心则是灯塔坚固的地基,支撑灯塔砥砺风雨,为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班级管理中只要有爱,枯萎的花朵也能在和沐的春风和绵绵的春雨的呵护下重新绽放;只要有爱,稚嫩的幼苗也能在悉心的浇灌和殷勤的修剪中长成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灯塔爱心班级
班级“四小怪”
我心中的灯塔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灯塔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