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2015-05-30 00:03韩丽景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意志小学生

韩丽景

说起意志和自信心,其实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意志和自信心能使学生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学生的行为以至于今后的成就都的大小有着重大的影响;自信心的强弱则对于学生能否树立良好的奋斗目标的关键。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呢?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内容如果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的持续,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长久,意志力也能在兴趣的持续中逐渐形成。

(一)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标准、要求。一方面,教师本身需要分步讲清动作要领,注意暗示和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降低山羊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前滚翻可以先练习背部着垫子滚翻动作,这些条件的改变往往能使学生们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欢乐。

(二)教师要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在400米测试的课堂上,在冬季长跑活动中,都会出现“极点”的现象。“极点”现象是考验和锻炼意志及提高自信心的极好机会。这时,教师就需要善于观察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其进行积极支持与鼓励,让其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从而有更强的意志跑下去。

(三)教师多让学生练习其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安排不同的擅长而采取不同的体育活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因为学生能从这些活动中拥有果断、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对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有战胜不同困难意志和自信心,促使良好意志和较强自信心的形成

(一)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要设计一定难度的内容,但只要努力85%的学生都能达到要求,完成课堂中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始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不能起步很高,否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根据内容,设计从易到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前要对困难情境的出现有所准备,从而能够根据“困难情境”对学生的逐步提高提出进一步要求。在教师提高教学难度的同时,适当的加大运动量,使学生能在“困难情境”教学中成为胜利者,达到学生克服困难意志力的形成和促进自信心的增长。教师要对学生战胜“困难”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消除学生在与主观困难作斗争、获得战胜后不愉快情绪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二)教师要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小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同一班级的学生但由于生长发育状况速度不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体育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特别关心身体生长发育较慢的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对有运动天分的学生,通过课余训练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发挥他们的运动才能,使其对更高的难度发起挑战,获得更加积极的健康的情绪体验、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强健的身体素质,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他们就会树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

(三)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设计中,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整体水平来确定所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如运动的强度、密度、技巧的安全指数等),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安排,始终能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自信心。

三、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观念,养成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习惯,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文明行为,能在自我教育和乐趣的陶醉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

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光靠教师的鼓励、支持和关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自己,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意志和自信心的自我培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因此客观形象的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师在安排课堂内容时要考虑到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有乐趣,是否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师就可依據内容要求让学生自我作业(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摩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自我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自我监督(学生能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和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当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有所下降时,教师要运用事例(如国家运动员刻苦训练,甚至带伤上场参加比赛等)来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在体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表扬、批评和诱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严格要求,否则不利于学生意志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

四、教师要言传身教,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来引导学生确立较强的意志和自信心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和自信心,通过耳濡目染的教导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所做的示范动作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缓解那些对自己自信心不足甚至恐惧心理的学生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学生的斗志。教师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同时对表现出的勇敢行为的学生,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得表现好的小学生更自信,意志也更强,同时鼓励其他的学生像他们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教授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且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要使自己体魄健壮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并非单独进行,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呈现出一个网状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意志和自信心缺一则另一方面便是无从谈起,他们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提高。那么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练习时要注重学生意志和自信息的培养,随着学生体育能力的增强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深化。那么他们的意志和自信心就会变得异常强大。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意志小学生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我是小学生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