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2015-05-30 02:39范芳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预设动态目标

范芳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概括,是对强调过程的预先设定、计划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动态”指事物运动的状态,“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逐步在教学中加以重视。然而,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实践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出现了不少偏差,主要表现在:忽视教学的预先设计,忽视课堂上教师的生成,对动态生成的内容过于理想化,资源的利用偏离教学目标等等。上述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一、重视课堂生成,不能忽视课前预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意识,对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少好的做法,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即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堂动态生成,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研究少了。这显然是毫无道理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可见,必须以预设为基础,为前提,然后,在实施中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同时需要提出,我们强调预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线条式”的备课,也不是强调越详细越好。而是要求在全面分析学生、教材等的基础之上,以“块状式”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是在某些方面准备好2——3个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顺利应对课堂生成。例如,笔者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按什么顺序学习三个面积单位,就作了三种预设: ①按教材的编排,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依次出现组织教学; ②考虑到学生家里搬新房的不少,对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接触较多,作了先学习平方米的预设; ③同样,也安排先学习平方分米的教学思路。结果表明,学生选择先学习平方米,教学得心应手。

二、重视学生生成,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单纯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隨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

需要提出,教师在动态生成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那种认为学生是动态生成唯一对象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对象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会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一开始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估计正确与错误会同时出现,然后可以抓住认知冲突,组织讨论。但结果是,学生在尝试计算“3/7+2/7”时,无一例外都是等于5/7。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灵机一动,改变原定思路,设问:为什么不是等于5/14呢?你有什么理由说服老师?面对老师生成的新问题,学生通过折纸、画图、实物举例等多种方法,说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学生的学习参与十分投入、有效。

三、重视生成的丰富性,不能忽视复杂性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自由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思考,会暴露许多真实的场面和东西。所以动态生成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它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奇特的、富有个性的鲜活内容,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都会出现,实际的教学过程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应当看到,动态生成的内容是错综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林林总总的信息会扑面而来,有时会令教师应接不暇,不知所措。所以,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倾向,沉着应对,既不能挫伤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头、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四、重视利用生成资源,不能忽视整体目标

动态生成凸现课堂教学的资源性,要合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所谓合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所谓“整体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对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进行整体把握,不能拘泥于某节课的具体目标,而又要做到“形散而聚”。教材和教案不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与学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重组、整合、删减。教学设计往往是理想化的,不可能滴水不漏,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动态生成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动态的、变化的高效课堂。为了使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教学的预先设计,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预设动态目标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