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NG汽车加注产业分析

2015-05-30 04:29陈宇平
关键词:分析

陈宇平

摘要:本文首先从缓建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和建立多元化交通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等角度,分析了LNG汽车加气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在产业发展基础、技术条件以及经济性方面等多层面对LNG汽车加气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项目审批效率、技术支持、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LNG汽车 加注产业 分析

1 概述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天然气汽车作为绿色环保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低碳经济的浪潮下,以及天然气汽车的环保性和经济性,近几年天然气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就CNG汽车和LNG汽车相比而言,由于车用CNG供应紧缺和价格政策调整,国内很多城市放缓了CNG汽车的发展速度,或者转向发展LNG汽车。以重庆为例,由于2008年以前重庆车用CNG零售价仅1.98元/m3,价格优势极为明显,故重庆CNG汽车发展非常快速。随着近两年供气紧张,重庆已开始限制CNG汽车的发展,特别是严格限制私家CNG车辆的发展。与此同时,重庆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将车用CNG零售价从原来的1.98元/m3提高到目前的4.6元/m3,其竞争力有所减弱。据悉,重庆、四川等地也已开始规划LNG汽车产业。

自2006年,中国海油在广东大鹏第一座LNG接收站投入运营,LNG在国内开始应用在民用和工业用户、发电等方面,尤其在LNG汽车方面,异军突起,成为快速发展的LNG应用领域。LNG汽车是将天然气在-162°C低温液化后储存于液化天然气罐中,经气化后供给发动机燃烧的天然气汽车。 LNG汽车优点是燃料能量密度大,汽车续驶里程长。同样容积的 LNG车用储罐装载的天然气是CNG储气瓶的2.5倍。目前国外大型LNG货车一次加气可连续行驶1000km以上,非常适合长途运输。国内410升钢瓶加气一次在市区可连续行驶约400km,在高速公路可连续行驶约700km。LNG汽车具有经济、安全、环保、适用、方便、机动等优势,是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城市规模化发展天然气汽车的理想途径。

2 LNG汽车加气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缓解和改善大气污染的必然选择

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使汽车工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大气的污染,当今全球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保护层破坏”等也与汽车排放的污染有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北京市大气环境污染报告,全年平均大气污染物中63%的CO,74%的HC,22%的NOX是由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造成。LNG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洁净的能源,发展LNG车辆已成为各方面的共识。LNG车辆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不含铅,基本不含硫化物,并顯著降低车辆的颗粒物质(PM)、氮氧化物(NOX)和温室气体(GHG)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综合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82%以上。以LNG代替汽油和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发展LNG 汽车加注产业是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大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

2.2 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能源短缺也威胁到国家的战略安全。从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是天然气的世纪。我国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效利用天然气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举措。而从天然气利用的细分情况来看,推广LNG用于汽车燃料能进一步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

2.3 建立多元化交通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汽车燃料为汽油、柴油。近年来,受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和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我国成品油价格还将处于高位,同时从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的角度,迫切希望新的燃料来替代和补充。利用天然气替代燃油,发展LNG车辆,可以有效改善车辆燃料的供应结构,建立多元化城市交通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3 LNG汽车加气产业优势分析

3.1 充裕的资源供应保障

中国第一个LNG接收站即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于2006年建成投产,拉开了中国沿海大型LNG接收站建设的序幕。在广东大鹏LNG投产之后,国内沿海数个大型LNG接收站陆续建成投产,再加上目前尚有数个大型LNG接收站处于在建和筹备阶段,中国进入了LNG产业快速发展期。LNG接收站项目推动了LNG资源在国内的大范围规模化应用,为LNG汽车加气产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源保障,LNG汽车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除了国内沿海地区已投产或在建的大型LNG接收站之外,目前还有一大批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厂作为LNG资源的补充,包括30多座投产,50多座在建,以及尚处于筹建的液化厂,中小型液化厂的迅猛发展为LNG汽车加注产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资源选择。

3.2 具备工艺上的先进性

CNG加气站由于采用高压压缩工艺,有两大问题很难解决,即:

①国内现有技术水平不能作到无油润滑,润滑油消耗量较大,通过调查有的压缩机平均每天耗油3kg。这些油污对清洁能源造成了二次污染,从而使使用清洁燃料治理机动车污染的环境效益降低。

②压缩机、冷却塔、水泵、干燥器等设备噪音造成对周围环境污染。

相比而言,LNG加气站的两大优势,即:

①唯一的动力设备低温泵选用进口设备,采用高科技润滑技术—LNG润滑、LNG冷却,工作介质直接作为电机传动部分润滑剂、冷却剂,对清洁能源无丝毫污染。

②低温泵功率小,低温泵浸没在泵池中,泵池为密闭的低温容器,噪音很小。所以在这两点问题上,LNG加气站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型加气站。

3.3 具有更加清洁的自身属性

使用柴油发动机和天然气发动机都可以达到欧Ⅲ和欧Ⅳ标准,但是由于天然气含碳量少,排放的CO2少,CO2的危害正是作为温室气体造成地球温室效应,LNG的组分更纯,有害杂质在液化之前脱除得更为干净,进入发动机后燃烧较为完全,与柴油发动机相比,NMHC(不含甲烷的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可下降70%左右;CO排放下降20%以上;因燃烧温度低,NOX排放下降50%;H/C原子比高,CO2可下降25%左右;PM(颗粒)可下降60%,所以同样欧Ⅲ和欧Ⅳ标准的大巴,使用LNG更加清洁,更加环保,更有利于治理大气污染,遏制温室效应。

3.4 标准规范相继出台

天然气汽车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尤其是LNG汽车加注,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LNG汽车专用发动机和原装天然气汽车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我国的燃气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LNG产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我國有关LNG方面的标准规范也正在不断出台,包括全国天然气标准化委员会液化天然气分委会组织编制的国标《液化天然气(LNG)车辆燃料加注系统规范》、《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国标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这些都是国内LNG加气行业规范的里程碑。

3.5 配套相关技术日益成熟

LNG加气站设备和LNG汽车制造技术已非常成熟。LNG加气站设备主要包括LNG低温储罐、LNG低温泵和LNG加气机等,这些设备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同时,国内LNG汽车已有众多厂商批量生产,并投入商业运营,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

3.6 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LNG作为汽车燃料,它比燃油费用要节约25~35%左右,LNG替代油品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同时LNG是一种高辛烷值燃料,辛烷值是评定燃料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使用高辛烷值的燃料时,发动机不易出现爆震燃烧现象,这对延长发动机的寿命,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是十分有益的。

4 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

LNG汽车加气产业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突出,但发展LNG汽车加气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复杂,需要政府强力政策支持。

4.1 提高审批效率

LNG加气站产业具有单个规模不大以及分散的特点,但单个站都须经历繁琐的多部门的审批程序,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如发改、国土、规划、交通、环保、消防、建设、安监、交管、质监、贸工等统一集中办理有关事宜,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4.2 加强技术支持

①设立LNG汽车研究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负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技术咨询与技术监督,提供决策参考。鼓励研究机构对LNG汽车技术、市场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定期设立重大课题,组织研究机构开展相应的研究。

②鼓励开展LNG汽车和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力度,在科技发展资金中予以优先支持。

③建立LNG汽车和相关产业研发基地和技术中心。

4.3 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主要包括LNG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气价、税费、新购及改造天然气车辆补贴等配套扶持政策;LNG汽车的改装、维修的资质认定;LNG加气站和LNG汽车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相关压力容器检定;LNG汽车的登记注册、检验、年检等;LNG汽车尾气的检测工作;LNG汽车及加气站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LNG加气站地方技术规范。

4.4 配套产业政策

①制定和落实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等各种车辆新购或车辆改装补贴政策;给予LNG汽车生产企业或改装企业在研发或改装方面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免LNG汽车养路费、过路过桥费、新车上户费、城市道路增容费和工商税费,同时增加征收燃油汽车用户环境保护费。

②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及香港等地经验,LNG加气站建设用地享受免地价或城市公用设施用地优惠,并减免征地过程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利用公交、环卫、港口、机场、物流中心场站和燃气场站合建的加气站,享受较低的土地使用费,延长土地使用年限。

③为了推进LNG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减免LNG加气站经营企业的增值税;给予LNG加气站经营企业所得税优惠;免除LNG加气站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