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定位构思与设计艺术探讨

2015-05-30 04:29刘姬晨
关键词:动画艺术数字技术新媒体

刘姬晨

摘要:动画艺术始源于最早的电影技术,在电影世界中用夸张的模型及奇幻莫测的场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及空间想象力,凭其独有的制作工艺和视觉体验深受大众的喜爱。本文追溯动画数字技术的历史,指出新时代动画艺术的应用现状与需求,展望动画设计艺术的未来,更好地推动新时期的动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动画艺术 数字技术 新媒体

随着数字技术与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让大众感同身受地沉浸在动画世界里。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一种只被描绘在纸本上、继而被拍摄成连续播映的影片艺术,而是有着无限想象空间、多元化的动感艺术,是一门前景广阔的朝阳艺术。

1 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新媒体”是在内容与形式上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媒介形式,具有历史性变革的性质。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媒体,随着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也随之而动,相生相长,动画艺术也以全新的技术与展现形式出现在互联网、网络电视、及移动通讯等媒体上,它为动画艺术打开了权威的门户,提供了无限的拓展空间。

2 动画艺术的发展史

追溯我国的动画领域的发展,传统的动画是一种手绘动画,通过皮影等媒体放映形式展现。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手绘动画达到鼎盛时期,之后,优秀的动画家从新的视角,对手绘动画的语言、动画原理、有关媒体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提出用多元化的、发展的眼光,融合的视角去看待手绘动画和媒体传播,于是,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主的三维动画充斥着动画市场,冲击着传统的手工绘画,渐渐地手工绘画转换传播行为在历史舞台上不再担任主角的角色,走到了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生存的空间被新媒体的传播空间所占领。新媒体以其综合性强、快捷自由、审美趣味及影像美学的特点,连接信息传播渠道,用影像、文字、音乐等手段将现实与虚拟空间结合,并以手机、网络等新兴载体,推动动画艺术的创作应用,将动画的内涵及外延得到了丰富拓展。

3 我国新媒体动画艺术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动画产业受之无愧。电脑技术、网络和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的强大功能,对动画行业的制作设计技术有明显的帮助,制作成本降低,制作时间也得以减少。在传播方式上,也更具有普及性、广泛性。我国的传统动画产业,以手工绘画为主,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手段不够成熟,闭门造车现象比较普遍,创新思维欠缺,对动画艺术发挥的探讨比较零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传播途径也不够灵活,固步自封的营销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动画艺术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诸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在特色动画创作与商业运作模式上,都有较大的距离。

4 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定位与设计定位

随着新媒体动画的发展,动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手法,在新媒体时代独领风骚。动画制作的多元文化,使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技术特性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构成了设计艺术潮流的典范。

4.1 从内容上的动画艺术定位 新媒体动漫,题材涵盖宽,内容广泛,风格各异,利用系列动画短片、漫画、手机及数字电视等技术,普及动画艺术,为动画设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据统计,我国网民超过四亿之多,移动电话用户是家庭必备,QQ注册用户5.7亿,我国的动画艺术特征起源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并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地改变动画的内容。在情节写意、动作写意、形象写意、主题写意上推陈出新,创建观念全新的动画产业,激活了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创新与科技的融合,使动画业蓬勃地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是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最显著的特征。比如:电影《阿凡达》,采用大胆地超现实的想象情节,选用了动画特技制作效果,立体空间运动感的动画片,将有价值部分的娱乐效果充分地最大化,一举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纪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2 从形式上的动画艺术定位 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在艺术殿堂中占一席之地,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动画艺术也逐步地成长壮大,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味及表现风格,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整合。它的表现形式的升华,无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发明创造。当今的计算机科技的突飞猛进,电视、电影、网络等多元化传播方式,使动画艺术的表现力与影响力达到了巅峰,为动画产业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对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的程度不断的加深。比如建筑虚拟、医学试验、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还有二维、三维动画等制作广告,电视、电影中的爆炸、烟雾等特效制作,撞车、变形等特技,都给了观众空间的视觉效果。

4.3 从传播方式上的动画艺术定位 动画艺术是人们用来寻求精神解脱,感情的直抒宣泄手段,将现实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将不动的事物模拟化,经过特殊处理,制作与放映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影像,赋予它们生命的迹象,诉说着人们平日想不到也看不到的存在。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交互性,成功地改变了受众群体的被动接收状态,与动画艺术中的模拟世界交流互动。例如:网络游戏《魔兽争霸》,就是非常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包含了战略游戏所必备的要素:采集资源、建设基地和指挥战斗,人们可以在游戏中自由施放,深受游戏玩家的喜爱。

4.4 从受众群体上的动画艺术定位 随着动画艺术进入新媒体时代,应用人群不断扩大。受众人群不仅仅是广大儿童、青少年,成人也被带入其中。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出不同的动画艺术,满足不同阶段的受众群体的成长阶段及发展心理需求,共同养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例如:动画片《巧虎》就成为了陪伴孩子们的好伙伴。在设计动画艺术过程中,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年龄阶段、认知程度的深浅,设计了不同的游戏项目,并采用了独特的“连动学习+多元游戏”模式,通过不同的媒介、平面、立体等多元化方式传输教导内容,鼓励孩子家长积极地参与,挑战新的课题,设计出融合父母与孩子互动的交流元素,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发自内心的满足感,积极地、独立地面对前面的挑战,使孩子在父母的陪伴游玩中茁壮成长。

4.5 彰显动画艺术的娱乐化,实现动画衍生物的多样

化 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既能使人们从地位、工作等紧张因素中解脱出来,又能忙中偷闲地放松身心,找到开心的娱乐,缓解人与人之间冷漠无视的焦虑,使身心得到快感和轻松。比如当下盛行的QQ偷菜游戏,只要有QQ号,就可以参与,简单易操作。QQ图标进入了服装及玩具的LOGO素材,不论是从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奥特曼,还是到迪斯尼主题公园,都已成为衍生产品的重要设计素材,体现出动画艺术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5 结束语

隨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动画艺术也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数字技术与动画技术相得益彰,不断地提高动画艺术魅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新世纪时代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强与国际动画艺术交流,为拉近我国动画艺术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于思.数字动画技术在电影视觉艺术中的应用发展[J].大舞台,2012(01).

[2]王超杰.浅谈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J].丝绸之路,2011(12).

[3]邵科.动画艺术教育改革探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

[4]吴娇.艺术原理研究——材料动画艺术原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07).

[5]彭超.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艺术设计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4).

猜你喜欢
动画艺术数字技术新媒体
新语境下的动画艺术理论浅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