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后一年制中职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2015-05-30 04:50裴春晖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职

摘要:高中后一年制中职学生在高职生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年龄小、基础功底薄弱、理论知识欠缺、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团队融合性弱等问题,笔者就以上问题,浅谈几点高中后一年制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经验。

关键词:班级管理 高中后 中职

2014年9月笔者承担了一个高中后一年制中职班级,该班级共有学生39人,少数民族学生17人,占班级学生人数的43.59%,女生12人,95后学生3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入校后发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差,与其他同学的沟通融合也较弱。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高中时没有经历过住宿生活,都是在父母、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对集体生活没有概念,也没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触及个人利益时没有互相谦让,顾及对方,只为自己考虑。在班集体工作、社会工作、各类比赛、活动中,参与更少,不涉及个人利益不参与,而对于经常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又不服气。受上届高中中专学生影响,早操、课堂、晚自习迟到、旷到时常发生,总认为一年制中职期间的所有违纪对以后的升大专没有任何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在担任八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结合95后学生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新生入校后,大部分学生都是由家长送入学校的,班主任在接待时,要与家长细心沟通交流,了解清楚学生在高中时代、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家长离校时要详细记录家长电话,并将班主任所有的联系方式、辅导员的联系方式留于家长,便于今后的沟通。

学生入校后的前两个月,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教室,与学生、宿舍成员进行交流,了解每位学生入校后的表现、情况。此外,班主任还要多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入校后的一个学期每周还要与班委交流,掌握学生考勤、在班级中的表现。

一个学期结束后,每位同学的情况,班主任都了如指掌,针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学期末要进行总结,对学生的优、缺点、个人特点要及时讲出。同时也要给每位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三年后的就业方向,可提前与家长共同规划学生个人发展。

2 依据学生情况,制定班级管理办法

学生入校一学期后,对学校制度已经全部熟知,班主任也具体掌握了班级学生情况,依据班级特点,班主任要制定出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和个人考核,通过班级管理和考核,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转变学风,加强服务,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班级管理和考核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考勤:班委详细记录学生个人考勤,制定考勤表。依據不同内容制定考核分数。

[周\&姓名\&部门\&旷到\&迟到\&早退\&分数核定\&\&\&\&\&\&\&\&]

2.2 违纪:制定违纪库,依据学生会、学院通报详细记录。依据不同内容制定考核分数。

[周\&姓名\&部门\&违纪内容\&违纪时间\&分数核定\&\&\&\&\&\&\&]

2.3 活动、比赛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各类比赛,特别是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依据参加活动、比赛的内容、层面,制定考核分数。

2.4 班级工作、社会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工作、社会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多少、工作层面及取得的效果,制定考核分数。

2.5 发表文章:鼓励学生发表各类文章,锻炼学生写作水平,对优秀的文章,班主任帮助修改,发表到国家期刊。依据发表层面制定考核分数。

班级管理和考核既有罚又有奖,所有的管理和考

核每日要详细记录,每周早班会课时要形成通报,公布考核分数,每月要汇总一次分数,每学期核定月平均分即可。

3 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和考核分为以上5个大的方向,每一个方向还得细化,这样在管理、考核的过程中才能避免出现漏洞,同时也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1 考勤:制定迟到、早退1次扣1分,旷到1次扣5分;早操计1学时,升国旗计1学时,晚自习一节课计1学时;累计迟到5次、旷到3次取消奖、助学金资格,取消本学期评优。

3.2 违纪:制定被分院、学院记名扣分,学生个人相应扣双倍分数;吸烟每次扣5分,吸烟连续被分院、学院通报三次取消奖、助学金资格,取消本学年评优;饮酒每次扣15分,并取消奖、助学金资格,取消本学年评优;饮酒打架,取消奖、助学金资格取消本学年评优,并上报学校留校察看;打架,取消奖、助学金资格,取消本学年评优,并上报学校留校察看。

3.3 活动、比赛参与:制定参加班级活动,视工作量大小加1-5分;参加分院级活动,加3-6分;参加学院级活动,加4-7分;参加自治区的活动,加5-8分;参加国家级活动,加7-10分:不参加班级各项活动,要相对应扣分。

参加分院级各类比赛,加3分,获1-3等奖,分别加4-6分,鼓励奖、优秀奖加3分;参加学院级各类比赛,加5分,获1-3等奖,分别加6-8分,鼓励奖、优秀奖加5分;参加自治区各类比赛,加7分,获1-3等奖,分别加8-10分,鼓励奖、优秀奖加7分;参加国家级各类比赛,加10分,获1-3等奖,分别加11-15分,鼓励奖、优秀奖加10分。

3.4 班级工作、社会工作:制定带领班级学生外出挣班费加5-10分;为班级加分,依据个人加分分数,在原有基础上加2分;帮助他人加3-10分;维稳安全加5-20分。担任班级职务加1-5分;担任、分院、学院职务加2-6分。完成社会工作较出色,被省、国家认可,可加至6-10分。

在工作过程中如出现推诿、重大事故,相应减1-5分。

3.5 发表文章:制定撰写的文章被分院周报录用加1分;撰写的文章被学院院报发表加2分;撰写的文章在省级期刊发表加4分,获1-3等奖,加5-7分;撰写的文章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加7分,获1-3等奖,加8-10分;发表论文加10分。

年轻的大学生时尚、热情,多才多艺、敢于创新,知识多元、思想多元、需求多元。他们渴望成功却不愿付出,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全面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4 依法管理、情感投入

精细化管理是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需要。班级精细化管理是基础性工作,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学风、文明行为和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工作[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的管理既要坚持依法治校,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真诚的人文关怀,班级工作才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怀民.完善制度在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34-35.

作者简介:裴春晖(1982-),女,教师,助教,工作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中职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