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读后感

2015-05-30 10:48孙绪民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5年45期
关键词:感点现实生活读后感

孙绪民

【指点迷津】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以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猜你喜欢
感点现实生活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紧扣“感点”,亮出“观点”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城南旧事》深度阅读之引导学生找“感点”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