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恶名昭著的“牛津兄弟会”

2015-05-30 13:52
凤凰资讯报 2015年45期
关键词:兄弟会牛津卡梅伦

最近由《每日邮报》刊发的一篇有关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的八卦往事竟然让英剧《黑镜》编剧四年前写出的荒诞剧情成了真。

该报爆料的这些黑历史来自于一本即将发行的卡梅伦传记——《叫我大卫》。在这本未经卡梅伦本人授权的书里,作者爆料了一系列卡梅伦在英国名校牛津大学读书时的绝密丑闻,比如吸食毒品、荒淫挥霍等。而书中所说“卡梅伦曾和一只死猪发生亲密互动”这样令人吃惊的桥段则完完全全“致敬”了《黑镜》——在该剧中,英国王室某公主被绑匪劫持,歹徒不仅不劫色、不劫财,反而提出了让全世界震惊的放人条件,那就是英国首相必须用网络向全世界直播“和母猪发生性关系”。

顶尖大学里的神秘团体 在这整一出八卦中,卡梅伦大学时期所在的所谓“牛津兄弟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惊讶地发现,首相卡梅伦“年少无知”时所犯下的错竟然大都发生在牛津大学这间世界顶级高校中的顶级社团里——这和外人想象中身着燕尾服出席酒会、穿着POLO衫打马球以及撑着竹篙泛舟河上的贵族英伦范实在相去甚远。

实际上,卡梅伦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确有干过这些事儿(有流传出的卡梅伦身着燕尾服跳舞的早年照片为证)。只不过,他们好像还干了其他一些:《每日邮报》称卡梅伦在牛津大学的时候就吸大麻,甚至后来发展到吸可卡因;此外这些小伙子还特别爱酗酒以及酒后闹事搞破坏……

不过这些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作风似乎并非卡梅伦这一代所独有。这个正式名称为布灵顿俱乐部的全男子社团从1780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获得太好的社会评论。批评者普遍认为该社团是给这些“出身显赫、被宠坏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聚集起来集体搞破坏的绝佳场所。

据美国《时代》周刊以及牛津校报The Oxford Student 报道记载,这些公子哥们曾经在1894年5月12日的一次聚会之后,砸毁了餐厅,扔椅子掀桌子,并在派克沃特广场砸毁了共计468处玻璃窗和灯。1927年,这一切再次上演,直接导致俱乐部被禁止在牛津方圆15英里内组织聚会。

这一丑陋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多名布灵顿俱乐部的成员曾在2005年的圣诞节期间用酒瓶砸烂了牛津郡一间15世纪的古老酒吧,当晚有4名俱乐部成员被捕;而在2010年,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又因为损坏一栋乡村私宅而上了头条;在2013年又曝出有成员曾在乞丐面前燃烧50英镑纸币的丑闻。

曾在多部作品中描述过英国贵族子弟日常生活的著名作家伊夫林·沃曾在其小说《衰落与瓦解》中讽刺过这类高校兄弟会。他写道:“(香槟俱乐部的)一次聚会上,有人用笼子带来了一只狐狸,而俱乐部成员最后用香槟瓶生生砸死了这只狐狸,尽兴而归。”而这个香槟俱乐部则被认为影射布灵顿俱乐部。

“我觉得(布灵顿俱乐部成员)如果不砸掉一家餐馆然后把全部赔偿金甩给餐馆老板,那布灵顿俱乐部的晚宴就不算结束。即使是进局子,也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是个Buller Man(布灵顿男人)。”曾为原布灵顿俱乐部成员、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撰写传记的作家吉姆森如是说到。

正因为如此,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早年就读牛津期间就曾被王室明令禁止加入布灵顿俱乐部。而现如今那些曾在这个俱乐部待过的有名英国政客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撇清和这一组织的关系。“那是一段让人感到羞愧的人生插曲,那时候我只是个自大、自私、尖刻的本科生。”鲍里斯曾这样说。

不断的争议和丑闻 在福克斯电视台秋季上新的喜剧《尖叫皇后》中,美国某大学中的Kappa姐妹会成为了讽刺的对象。豆瓣网友评论称,这部美剧就好像是美国版的《小时代》,“因为里面充斥了各种典型的金发无脑、尖酸刻薄且毫无同情心的富二代娇娇女形象。”

事实上,好莱坞对这种刻板印象的塑造并非毫无道理,兄弟会/姐妹会的白人特权阶级基因从牛津布灵顿早期的入会章程中便可窥见一二。比如它曾明文规定要求“会员具有纯正的蓝血血统”——在欧洲历史上,欧洲贵族们常用“蓝血”来形容自己的高贵身份。比如古老的西班牙王室卡斯蒂利亚家族就曾通过挽起袖管,展示自己雪白小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高贵血统。

这种类似于霍格沃兹学校里斯莱特林学院一般的“纯血统”文化也使得布灵顿成为牛津城里最排外、另类的学生团体。而从布灵顿延续下来到英美各国校园里的兄弟会/姐妹会文化自然也一直饱受“白人至上”主义幽灵的非议。

尽管在多年“反兄弟会”运动的声讨下,一些学校里的兄弟会/姐妹会有意识地开展了平民化和种族多元化的改革。但在某位曾经亲自参与过美国大学兄弟会的知乎网友看来,这种组织的排他性和阶级性仍然非常明显。

“成员们的父母背景不是医生就是律师,本地大公司的中上层,各类人模狗样的政客,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有钱人,屌丝家庭出身的极少,有色人种家庭出身的极少。用俗气一点的话讲,兄弟会的目的就是读书的时候可以一起泡妞喝酒,毕业以后可以互相提携。”这位匿名网友如是写道。

正因为如此,很多支持兄弟会/姐妹会继续存在的声音认为,这种组织是加强学生社交能力的好地方,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实际上,为了解决传统白人兄弟会不接纳有色人种带来的种族问题,一些诸如亚裔兄弟会、非洲裔兄弟会和拉丁裔兄弟会的类似组织也一直存在着。

除了“白人至上”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兄弟会/姐妹会在发展中形成的“老生整新生”的入会仪式也同样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比如《尖叫皇后》里的高尔夫兄弟会就宣称新生想要入会必须被埋在土里坚持一晚上;而卡梅伦与猪的亲密互动也被怀疑是布灵顿俱乐部的一项传统。

批评者认为,这种所谓用欺负新生的方式来考验其忠诚度的仪式让人联想到日益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去年,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就要求该校所有的兄弟会和姐妹会都必须取消入会考验期,因为校方认为这一制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安全的。

在此之前,该校的兄弟会曝出了强迫新成员吞下呕吐物的丑闻。新成员罗斯向《纽约时报》爆料称,“学长还逼迫他们在充斥着呕吐物、体液和腐烂食物的游泳池里游泳”。而在同属常春藤的康奈尔大学,则曾有一名19岁的兄弟会成员因被狂灌烈酒而猝死。摘自《看世界》

猜你喜欢
兄弟会牛津卡梅伦
谈如何上好一节单元导入课——以牛津初中英语8上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彰显阅读实效——以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1 Advertising中Reading部分为例
在美国读书,我为何加入兄弟会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兄弟会初探
我所了解的美国兄弟会
远离是非之地
牛津小学英语5A rhymes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