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5-05-30 09:37梁文宏
理论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钦州精神政治

梁文宏

[摘 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它涵盖地方标志性人物所体现的特有的精神气质。人是文化的存在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的作用。结合钦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刘冯文化,就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力”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刘冯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010 — 03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最鲜明的类标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本质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群体精神, 是由一定社会群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构成的”。〔1〕生活在人类社会的人,必然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 它涵盖地方标志性人物所体现的特有的精神气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亲和、凝聚力、感染力的作用,以钦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刘冯(刘永福、冯子材)文化为例,通过抓住“新机遇”、满足“新需求”、运用“新载体”,以此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 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论题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资本的流动同行的是西方价值观的输出,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其后果不容小觑。一方面,外来文化强劲吹拂,对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曾经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流变过程中被受冷落甚至是丢弃。在这种文化“逆差”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目的就是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育人成为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论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重视文化的育人功能,对相关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它们的作用这类研究成果较少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增强感染力,提高实效性,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起抵制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牢固精神防线。

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地方優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者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p4从定义上看,人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接受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中外化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品德的行为是这一社会实践的过程。这过程就是思想文化在人身上由内(接受认同)到外(自觉践行)的转化过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性在于它独一无二的地方性(地域性),是地方文化最鲜明的标识。是该地区长期积淀的历史文明的精神成果。其内容为该地区的人们所耳熟能详,其文化精髓被推崇备至,其影响无孔不入。“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3〕 P178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打上深刻地方烙印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认同与接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在内容接受程度还是在精神认同上都具有亲和力。

(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凝聚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个体上来说,要完成人的社会化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来说,是类的意识与精神的塑造,即统治阶级的主流理想信念,精神信仰,道德观念,以类意识的统一,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两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关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该地方人所特有文化遗传基因,它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就像潜伏在人思想头脑中的尘封的记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点缀,具有自主连续性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唤醒以激发,形成共识,意识统一,步调一致,使得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价值需求、价值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助推社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感染力的大小,除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在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下,符合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的范畴,扎根于该地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生动有效、形象直观、互动性强微观环境。〔4〕p105这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教学空间,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建议

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论题,明晰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的作用,笔者结合钦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刘冯文化,提出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建议。

(一)刘冯文化的形态以及价值

钦州最“具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承前启后的钦州城市文化品牌应该是刘冯文化品牌。”〔5〕钦州刘冯文化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上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

钦州位于广西南部,南海之滨,是北部湾的中心城市,跟越南在海陆上有接壤。沿海沿边独特的区位注定了钦州自古历来就是多事之地。从宋明时期的清剿海寇,到近现代的中法战争、抗日战争,以及之后的解放海南岛、援越抗法、抗美、对越自卫反击等一系列战争,注定了作为沿海前沿阵地的钦州成为边疆防护,抵御侵略的边防要地。“守边御侮是钦州历史文化的主题”〔5〕,在近代史上的刘永福和冯子材是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他们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侵略的唯一取胜的战争奇迹,反帝爱国的英雄壮举彪炳史册。他们“这是钦州千百年守边抵御历史主题的突出体现”〔5〕的英雄事迹在钦州市甚至是广西沿海地区被广为传颂,钦州市做为英雄的故里,更是引以为荣。颜昌廉教授把刘永福和冯子材留下的宝贵精神进行如下概括:“刘冯精神表现为保国与援外相成,睦邻与安边同在,辅民与济世统一,兴乡与强国共进。”认为“和”与“爱”是刘冯精神的核心观念〔6〕。笔者认为:刘冯精神应该包括他们的爱国精神与人生精神。爱国精神具体表现为爱国、爱民、爱乡。人生精神主要包括顾全大局的高尚品格,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务实灵活的处事策略。在新时期,钦州人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内涵的刘冯精神,凝练提出了“自强实干、融和共赢”的钦州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创造了每天填海造地40亩的钦州奇迹。可以说“刘冯精神是钦州城市精神的灵魂。”〔5〕

从文化的物质形态上来说,刘冯故居是钦州特色鲜明的文化物质形态。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总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的浮雕工精,壁画色艳,造型端庄,朴实严谨。刘永福故居占地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内有碑林、厅内壁画、木雕,琳琅满目,极富人文气息,是一座气势不凡、宏伟富丽、典型古朴的城堡式建筑。作为典型的清代南方府第建筑群的冯子材故居和融合军事、艺术、人居特点建筑群的刘永福故居,虽历经百余年的风雨但得以完好的保存。从1996年至今,刘冯故居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彰显了刘冯文化的重要价值。

“刘永福和冯子材是钦州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城市品牌和精神财富”。〔5〕刘冯文化是钦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文化育人的功能上来说,刘冯文化的物质形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教学空间,丰富教育内容,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从“刘义打番鬼,愈打愈好睇”的民谣,刘永福“三拒总统印”,镇南关大捷等故事,传遍南疆,妇孺皆知,代代相传。

刘冯的英雄事迹在北部湾地区广为传颂,刘冯文化的精神形态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为此在刘冯文化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具有自强实干的思维方式、爱国创业行为态度、迎难而上的心理状态和赶超跨越的神情气势的钦州人,把经过现代转化的刘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容易凝聚共识,形成助推钦州发展的强大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钦州奇迹”和“北部湾速度”。

(二)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抓住新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良好的环境氛围包括政策环境、国家的发展战略、主流意识形态的侧重点等等,当前中国,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刘冯文化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人生精神是社會主义核心观的有力注脚,他们爱国反帝的英雄壮举是近代中国追求中国梦的生动写照。钦州市应该把刘冯文化作为一个切入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宣传之中,在政治上提升刘冯文化的高度,“贯穿于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培训、社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5〕政治上的重视,政府主导推动,形成强大的导向,为发挥刘冯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供组织保障。当前北部湾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可以预想未来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将成为国家重要议题。钦州市应该把握先机,把刘冯文化作为广西海洋文化的主线,以刘冯故居、刘冯精神等作为海洋文化资产,争取相关的政策支持,以钦州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加大对刘冯故居的保护力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场所。同时整合资源,把刘冯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旅游、文化、服务等产业融合,形成刘冯文化的产业链,多层次、多视角、多渠道的宣传弘扬刘冯文化,提升刘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刘冯文化的心理认同,夯实刘冯文化育人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满足新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牢固,上层建筑也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多种社会思潮并存,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广大人民群众在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回应民众的新要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应该摒弃高、大、上的空洞说教或者宏观叙事。刘冯文化虽然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的基础,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场所和素材,在诉求多元的时代,只有将传统的内容进行现代转化,使之满足不同阶层群体的文化需求,才为不同阶层的群体理解和接受,进而外化助推社会发展的行动力。为此钦州市应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深入挖掘刘冯文化资源,建立刘冯文化研究基地和艺术馆,开展学术性理论研究与群众性宣传教育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深入挖掘把握刘冯文化实质,对其进行生动传神而又切合实质的翻新,着力打造反映刘冯文化集思想性、艺术性、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为一体的图书资料、影视作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三)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运用新载体

载体是开展思政政治教育的形式、手段,面对新形式的人民群众的更高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应该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用老百姓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展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弘扬刘冯文化,除了邀请专家学者的宣讲外,应该借助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建立刘冯文化的专题网站,结合手机移动平台,开展网上答题竞猜,可获赠精美礼品或者免费门票。在刘冯故居开展刘冯事迹的实景演出,刘冯主题电影展,摄影、书法比赛,论坛讲座、刘冯精神微电影征集等方式。“现代的宣传方法,从牙膏的广告到政治纲领、政治体系的广告,并不是靠人的理智,而是靠人按照某种方式行动的效能,这种效能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同激动人心的奖惩相关联的刺激”〔7〕p12,这表明宣传的内容通过人的利益相关性的手段刺激达到教育效果,因此以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获利式的活动载体,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刘冯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亲和力,激发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周德海.对文化概念的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3,(05):19-23.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4.

〔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78.

〔4〕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5.

〔5〕吴小玲.刘冯文化与钦州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J〕.钦州学院学报,2014,(01):23-28.

〔6〕颜昌廉.论刘冯精神及其现代价值〔J〕.钦州学院学报,2009,(02):12-15.

〔7〕冯·贝塔朗菲,A·拉威奥莱特.人的系统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2.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钦州精神政治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