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

2015-05-30 12:14张文杰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城镇化

张文杰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引导;城镇化;研究述评

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在1991年研究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提出[1]。该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旅游对城市发展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学者,如古诗韵,保继刚(1999)[2],彭华(2000)[3]等旅游业界学者也开始对我国旅游城镇化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

一、国外研究述评

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1991)提出的旅游城镇化是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发展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享乐的基础上的一种城市化演变发展模式[1]。实质上,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相关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旅游城镇化,尤其是旅游引导的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与城镇之间的关系认识,如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Page)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市化过程的演替,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4];

(二)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如德罗伊(Dernoi)、布莱尼、高兰(Blaine&Golan,1993)认为,无论是对于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城镇旅游,对当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5];

(三)城镇旅游管理研究,如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 Sharpley)分析了城镇旅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6];

(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四大方面,如马德里加尔(Madrigal,1995)认为,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同时,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7]。

二、国内研究述评

黄震方、吴江、候国林等三位学者(2000)基于城市化的考虑,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旅游城镇化即:以旅游区为核心,以旅游为推动力,促使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聚,从而导致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8]。此外,黄震方等三位学者(2000)还提出旅游城镇化的形成机制应该包括:一、城市化进程的劳动;二、城市的载体作用;三、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四、政策机制;五、旅游交通设施完善等五个主要方面[8]。

王冬萍、阎顺两位学者(2003)从城市化发展动力的角度来考虑旅游城镇化,通过关注吐鲁番市近几年城市在发展旅游后的不断发展变化,该两位学者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本、物质、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9]。此外,该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城市化推动了吐鲁番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征的鲜明化[9]。

学者陆林、葛敬炳(2006)更多的从旅游者需求角度着手,提出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的转移,从而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过程。该两位学者结合对丽江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过程对其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10]。李鹏(2004)通过对我国大量旅游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比对后,对我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学者认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武陵模式”是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11]。

国内学者林峰(2013)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入手,对旅游城镇化进行剖析,该学者认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以旅游业的带动下的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有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消费集聚效应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12]。

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书,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理论问题,如: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且国外研究以具体小尺度案例为主,大规范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与国外研究,国内关于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对之后,研究多通过关注案例来论证与旅游城镇化相关的理论,对与旅游城镇化的整体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文由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桂西地区为例”(项目编号:YB2014400)资助。

参考文献:

[1]Patrick Mullins,Tourism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2]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20.

[3]彭华关于城市旅游發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1-5.

[4]Yu Sheng,Tourism and Recreation of City[M].Shanghai:Easter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3,15.

[5]Parlett G,Fleteher J,Cooper C,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burgh[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55-360.

[6]Fu Derong,The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external rural tourism[J/OL].http://all.zeom.Com/mag2/shehuikexue/jingi/29624/200607/14002199/.2010-04-20.

[7]Madrigal R.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86-102.

[8]黄震方,吴江,候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60-165.

[9]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18-122.

[10]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11]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12]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城镇化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